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外国专家局归入科技部 打响创新“加速度”发令枪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16 20:02:34

摘要:“现阶段中国在大力创新,跟外国专家交流更多的还是引进技术为主,所以说把外国专家局放在科技部是最恰当的。”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外国专家局归入科技部  打响创新“加速度”发令枪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两会报道

220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面有东南西北四个对外窗口,为刚刚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才和团队提供出入境和创业政策咨询服务。而它正是2017年9月中关村创业大街设立的“中关村外籍人才服务窗口”,截至年底累计为外籍人才提供政策服务30余次。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提供便利,让他们参与到中国的科技创新之中,而中关村的人才窗口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5年间中国加大引智力度,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增加40%。他还提出,未来要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时,在不少人看来这一结果在意料之中。“现阶段中国在大力创新,跟外国专家交流更多的还是引进技术为主,所以说把外国专家局放在科技部是最恰当的。”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人才来华潮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过,中国是在13亿人口中选人才,而美国则是在全球70亿人口中选人才。改革开放40年后,这一现象逐渐有所改变,中国的“人才库”也已经不知不觉间扩大到了全球。

回溯历史,这一转变的开端是2013年。这一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增加了专门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签证类型。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在此前后,北京和上海分别出台了简化出入境流程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聚集海外人才。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去年4月表示,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及其他外国人员超过90万人次。深圳、上海、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都纷纷出台了自己的人才专项计划或优惠政策,抛出“大礼包”吸引外国人才扎根创业,推动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及人才配置高端化。

例如,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一的杭州,从2015年开始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等,广揽海内外人才,2017年7月还启动了全国首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今年年初再推新政,外国人才携项目来杭创办企业,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

深圳也一直在推行招揽海外留学生和外国人才的“孔雀计划”。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954人。

倒逼改革

在一定程度上,是潮涌而入的外国专家倒逼了目前相关管理机构的改革。

王晖向记者回忆,国家外国专家局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机构。“一五”时期,前苏联向中国提供援建,上百位专家来到中国。为了接待他们,最早的外国专家局就在友谊宾馆成立了。最初职能比较单一,只是接待配合外国专家,主要以行政服务为主。

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国专家大批进来,中国专家走出去,双方交流越来越多,国家外国专家局原来的职能和业务跟科技部、商务部等等开始有了交叉。因此,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就有将外专局重新整合归并的呼声。当时,有的建议直接放在发改委或直属国务院,但依照目前的方案看来,还是顺应了原来很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将它归到科技部。

目前,中国主动招揽外国专家来华,最主要还是引进技术搞创新。在对雄安新区的几次调研中,王晖发现党和政府对雄安新区党工委最大的要求就是创新,因为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的定位是“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要以自主创新为出发点,走出一条新路。尤其是在聘请外国专家上面,更多着眼于科技。因此,外国专家局和科技部的整合,也为雄安新区日后的人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机构基础。

支撑创新

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14日在发言中表示,这次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有利于更好地统筹海内外科技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同时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为科学技术部管理,将有利于科技资源和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科技平台上合理分配和协调。

“这个合并是非常正常的,进一步规范、有效地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我们国家在引进国外人才这方面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包括引进人才的绿卡问题、居住问题、待遇问题等等,都会有相应措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最重要的支柱和基础,没有人才怎么发展科技,怎么创新?”

正如国务委员王勇在提出上述重组方案时说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一方案能够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重新整合后,科学技术部的主要职责也进一步明确: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组织协调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编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牵头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