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发改委工信部高度一致 促民间投资两份文件“一张处方”

作者:吴丽华 陈岩鹏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04 20:52:58

摘要:发改委工信部高度一致 促民间投资两份文件“一张处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陈岩鹏 北京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早在今年4月就由发改委开始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即鼓励民间投资“20条”,最近因为又有媒体爆出“民间投资20条已上报国务院”,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处证实,“20条”7月初就已通过讨论,随后递交国务院。张汉亚表示:“‘20条’的出台将晚于预期,其实早就应该出台了,因为上报国务院已经一个多月了。至于国务院为何按住不发,可能有种种考虑,也可能有不同声音的意见。”
    而本报记者从工信部人士处获知的消息似乎可以从侧面解答张汉亚的疑问。
    本报记者获悉,事实上在发改委“20条”上报前后,工信部也上报了一份有关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按照前期计划,两份文件会同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不过,国务院领导考虑到两个文件的核心和基点都是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决定把一致的地方抽出来,放到工信部提交的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中,而这份文件就是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
    据工信部有关人士透露,《意见》共包括8个部分28条,9月份就会出台。
    对于上述情况,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事实上,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还是“20条”,实质上都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和早些年已经公布的“非公经济36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即促进民营积极健康地发展,而要实现这些文件发布时的目的所在,重在落实。
    发改委、工信部高度一致,一方面说明重视程度高,另一方面则说明问题都是一样的,而且一直存在。事实上,目前有关人士对“20条”讨论最多的也是落实问题。


关注点一致
    从有关报道来看,已经上报国务院的“鼓励民间投资20条”,内容主要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
    其亮点主要是,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
    对比已经原则获得通过的《意见》,其第一条即是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这和“20条”的重点内容基本一致。
    《意见》第二条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体内容则是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这和“20条”中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基本一致。
    《意见》第三条加强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和“20条”中减轻民企税费同样不谋而合。
    对于这种情况,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这实质上说明中央和相关部门开始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在刺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这些都源于政府投资开始出现乏力迹象,有发改委官员曾透露,后续项目和配套资金都有点跟不上,这使得民营资本中小企业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领域。
    《意见》的出台也是如此,从4月份开始,先后经过十多个调研组的调研,通过召开部门、行业、地方专家和中小企业的座谈会,同时借鉴了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中心等各方面的调研成果,另外还吸取了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建议,工信部最终才形成了《意见》。
    对此,周德文表示,民间资本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核心和基点都是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两个部委拿出来的文件有一致之处也很正常,这反映出现在各大有关部门都开始重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
    而工信部有关人士也曾透露,原计划《意见》和“20条”同时上会,但国务院领导考虑到两个文件的核心和基点都是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有很多一致之处,因此决定把一致的地方抽出来,放到《意见》中,其主要内容即是8月19日国务院已经由媒体对外公布的六点内容。


重在落实
    据悉,国家发改委希望“20条意见”能够成为推动民间投资的“突破性文件”,相关官员称:“扩内需、保增长最后的成功,应该是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共同增长。”
    而本报记者此前就获悉并报道过,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个协调小组正在筹备过程中,这个正部级单位的组长由张德江副总理亲自担任,小组成员囊括了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税总局、银监会、商务部等六大部委的“一把手”。
    但是,无论“20条”还是《意见》都是原则性规定,有专家担心,此次大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会否像当年“非公经济36条”一样遭遇无法落地的尴尬?
    对此,保育钧表示,事实上不管“20条”还是《意见》,其本质上和“非公经济36条”区别不大,要想取得进展重在落实。他认为:“既得利益格局早已形成了,要打破,非要有强大的动力不可。”而此次国务院成立正部级协调小组,和这些担心也不无关系。
    据接触协调小组前期筹备工作的消息人士称,中小企业工作异常复杂,鉴于以往政策措施落实得并不理想,所以成立协调小组这个议事机构。据该人士介绍,由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挂帅便于充分发挥该机构的协调功能,而大部分的具体工作则由相关部门承担。
    本报记者还获悉,从“20条”起草之初,就由国务院高层将“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保增长”的政策制定任务分解到国家发改委、央行、住建部、工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
    “20条”则作为这些部委具体政策的总体性指导意见,具体执行方案由各有关部委分头制定,而事实上这种操作方法也和《意见》相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