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银行存管的问题平台增至27家 业内:良性退出比例或会增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银行存管依旧是网贷行业热议的话题。
12月27日,融360发布的《银行存管12月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0日,全国共有728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占其监测范围内正常运营平台的40.09%,比上个月同期上升了5%。同时,有49 家银行涉足网贷平台资金存管服务,其中,对接平台数量超过10 家的一共有 17 家银行,华兴银行和江西银行对接并上线的资金存管平台则均超过 80 家。
实际上,今年来,网贷平台银行存管政策频出,要求存管银行建立白名单制度。
比如11月,网贷整治办和互金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工作的通知》,对开展 P2P 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将采用“白名单”制,在互金协 会将进行统一公示;12月,监管层下发的《关于做好 P2P 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提到 P2P 机构要在通过互金协会测评的银行进行资金存管等等。
“这些政策势必对网贷平台和存管银行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平台方面,如平台上线的银行存管不符合资金存管规范,银行将会进行整改。如若整改不力,平台将面临更换存管银行的压力,这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融360的报告指出,银行方面,不符合业务规范和系统规范的银行,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整改,而一些银行在考虑到成本和业务发展问题上也会主动选择退出银行存管业务。
报告还表示,银行存管逐渐成为备案的一个“事前”行为,银行存管高额的成本也会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根据融360调研了解,某平台的银行存管费用包括:(1)存管费每年 3 万,且每日还要按照存管账户余额的 0.1%/365 计算;(2)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网关充值、代扣充值、提现转账等资金汇划费用。粗略算下来,一个中小平台一年存管费用就接近一两百万。
“所以一些平台在面临高额的存管以及合规成本时,在业务收入不能覆盖成本时,可能会选择转型或者良性退出。”融360方面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海和深圳在网贷管理相关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属地化存管外,近期浙江省金融办发布的关于P2P备案细则的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了存管属地化问题,要求与浙江省辖内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含分支机构) 签订资金存管协议。
根据融 360 统计,目前深圳地区满足属地化要求的平台占比为 64.91%,上海属地化平台占比为52.58%,浙江省属地化平台占比为 46.94%,福建省属地化平台占比为 60%。
“可见,这几个要求存管属地化的地区仍然近半数的平台面临着更换资金存管银行的压力。”融360方面表示,未来除了部分地区属地化的原因要求更换存管银行之外,也会有更多平台由于存管银行“白名单”制度,由原来的银行更换到“白名单”银行中去。
报告显示,截至12月20日全国上线银行存管的728家平台中,有 32 家更换了资金存管银行。
当然,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也并不意味着其完全安全。
根据融360数据监测显示,截至目前,共有27 家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出现问题,较上个月又增加了5家。其中,提现困难的有16家,占比为59.26%,停业的有7家,跑路的有4 家。
“投资者在辨别平台是否上线的是合规的银行存管时,首先要分辨该平台是否只是签约银行存管还是真的已经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其次要亲自体验一下开户流程,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点:一是开户的时候是否跳转银行页面,是否有设置交易密码或其他指令验证的环节;二是看开户账号开户人是投资人自己的还是平台运营公司;三是看开户、交易、转账过程中的短信验证是平台发的还是存管银行发的。”融360方面表示。
上述报告亦最后指出,网贷行业银行存管方面的合规越来越严格,存管银行的“白名单”制度限制了可以存管的银行范围,而一些地区的属地化政策,又在“白名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再加上存管规范对存管银行的要求更加具体,最终将筛选出合规的存管银行和网贷平台。随着2018 年网贷行业整改大限的到来,各地陆续颁布 P2P 备案细则,未来网贷机构要么合规备案,要么被淘汰,整个行业迈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