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演绎巴金小说《寒夜》开启展览空间与文本空间的对话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网

发布时间:2017-09-18 15:09:55

摘要:巴金的小说以1940年代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伴随家国的危难与人际情感的裂变而崩塌的过程。

艺术家演绎巴金小说《寒夜》开启展览空间与文本空间的对话



本报记者于娜北京报道


源自中国现代作家巴金同名小说群展寒夜”,915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申舶良戴章伦策划,呈现四位艺术家——陈轴、刘诗园、娜布其、李然受委任创作的新作品。展览试图从创作|扮演这样一种全新的创作与展览工作模式进入,开启展览空间与文本空间的对话。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经典作品中,作者以简洁的文笔,写下了在内忧外患的动荡下,一个家庭的情感纠葛,并逐步走向崩塌的过程。

策展人申舶良和戴章伦一直非常关注文学文本和展览的关系,在他们看来,《寒夜》小说的背景:1947年中国解放前的处境与我们现在社会的处境有相似之处。因此他们邀请了这四位艺术家基于小说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结合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以影像、装置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思考,同时又彼此关联。
     巴金的小说以1940年代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伴随家国的危难与人际情感的裂变而崩塌的过程。四位主人公——文宣、树生、母亲、奉光,分别代表着彼时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中某一特定阶层,同时又都深陷于由血缘关系、情感关系与经济关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中。

文宣与妻子树生都是大学毕业生,年轻时都曾满怀热忱想投入教育事业;然而,毕业后来到重庆,文宣在一家破败的图书公司做校对员,妻子树生则担任大川银行职员,两人关系日渐纠结疏离。如果说文宣(艺术家:陈轴)代表传统的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在离乱的年代艰难求生,无法在新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自我价值的认定,树生(艺术家:刘诗园)则代表一种突破的张力,也代表1940年代中国社会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丈夫的爱与怜悯或是对情人若即若离的相随都无法阻挡她冲破黑暗,寻求温暖与自由的渴望。

相反,文宣的母亲(艺术家:娜布其)代表紧紧粘着于传统的怀旧与自持。她与儿子一家一起生活,深爱儿子,默然地用自己的劳作扶持这个家,却怨恨儿媳树生,厌恶她不得体的生活做派。而她最深的厌恶来源于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与这个家无法留住树生。

奉光(艺术家:李然)是树生所在银行的主任,也是她的情人。年轻、健康、富有、多情、现代的奉光对文宣一家是异样而充满威胁的外部力量。他明亮的世界是那个黑暗中的家庭无法企及的。时局越是艰难,奉光对树生的吸引力就越大。奉光是文宣一家的对立面,是在那座阴冷窒息的城市里,树生唯一能感到温暖与希望的光。
       巴金的叙事构成了整个展览的叙事基础。策展人邀请四位艺术家在阅读小说之后,以创作的方式来扮演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艺术家进入各自扮演人物的处境,在创作阶段持续沟通,在角色关系中彼此回应,结成一个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的创作共同体。

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之间是相互呼应、彼此依存的共在:《蓝洞》(陈轴,2017)、《最好的时刻还未到来》(刘诗园,2017)和《拔摩岛的夜》(李然,2017)三件录像作品通过主题、叙事线索、视觉元素上的相互回应而形成对话;《下过雨的傍晚倾斜的阳光大小不一的光斑……退去,……被冲刷蜿蜒延伸……终点,尖利的汽车鸣笛声消失了》(娜布其,2017)则与三件录像作品在空间营造层面相互呼应、渗透。展览既是处于角色关系中的艺术家对小说文本的回应,又是艺术家对于自身现实处境的回应,两种回应的交织缠绕在展览中构筑出一个全新的文本空间。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今天的展览在申舶良和戴章伦的领导下,花了大概一年时间做出一个我觉得非常与众不同的展览概念:以当下的状况回望中国现代文学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