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论坛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将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关耳 青岛报道
9月8日,为期两天的"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2017)》。报告显示,东亚各国从战略出发,推动海洋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
2016年,东亚地区经济增幅居全球前列,据2017年7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统计,东亚地区以世界29.5%的人口创造了世界28%的GDP;美、欧经济增长率徘徊在1.6%、1.8%,而中国、东盟经济增长率分别达6.7%、4.9%。特别是海洋经济持续向好,全球近40%的海上贸易经过东亚地区,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30个集装箱港口中,超过20个位于亚太;中、日、韩、菲是世界四大造船国;本地区渔业产量占世界总量近七成。
报告认为,中日保持各层面沟通,海洋合作成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中韩海洋合作畅通,东亚海洋合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同。东盟国家总体欢迎,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海丝”倡议对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作出“愿考虑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表态,这为向“钻石十年”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报告倡议,要树立“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打造“蓝色伙伴关系网络”。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抓手,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东亚港口联盟,挖掘海洋旅游合作潜力,协调地区国家在国际海洋通道、公域开发问题上的立场,积极维护共同利益。
据悉,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是主要面向东盟和中日韩(10+3)双向开放合作的创新性平台,在与东盟地区工商、港口、船舶海工及海洋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促进中、日、韩与东盟各国在海洋、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赢、共同繁荣。
本届论坛以“东亚联通、丝路共赢”为主题,为期2天,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执行,设置了主论坛、东亚工商领袖峰会、东亚港口联盟大会、东亚海洋高峰论坛板块,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东盟成员国及欧美等36个国家和地区约五百位嘉宾参会。
开幕式上,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分别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此外,论坛热点人物之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在“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的演讲中他称:世界有9.5亿公顷的盐碱地,亚洲有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有1亿公顷的盐碱地,其中有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发展海水稻,开发利用盐碱地,有利于保障世界和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据悉,该种水稻已在青島种植。
作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71亿元,增长12.3%,总量位居国家级新区前三强。三年来,新区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7%以上的增长速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1.8%提高到30.2%。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866亿元,增长21.3%,增速居国家级新区首位。
责任编辑:靳广瑞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