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格力互诉案件达12起均未到实质证据交换阶段 海外渐成美的知识产权风险重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顺德报道
随着企业的扩张和转型,白电巨头美的集团(000333.SZ)在知识产权方面遭遇着更大挑战。
8月23日,美的集团法务、知识产权总监孙明岩对《华夏时报》记者等媒体表示,格力目前对美的有三起诉讼,美的现在反诉的是四个案子。“目前这些案子都在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双方出于战术考量,都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所以这个案件还在异议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实质证据交换。”他说。
他同时表示,美的格力双方也都互相对对方的涉案专利提起了专利无效。在中国专利无效案件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是另外一条单独的线。如果加在一起,是12个案件。
围绕专利展开的诉讼与反诉讼战争在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间时有爆发。今年6月,格力认为美的制造销售的“制冷王”系列空调构成专利侵权,将之起诉至法院。美的随后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格力的专利诉讼。
孙明岩对《华夏时报》记者等媒体强调,可能很多人认为在专利诉讼层面美的是被动应对的态势,但从总量上看美的主动维权的案件数量超过被动应对诉讼的数量。
而相对美的国内知识产权问题主要集中在家电领域,美的在海外掀起的大举并购,以及业务从家电向物流、机器人等领域的延伸,都使海外日渐成为美的知识产权的风险重地。
在美的进入到欧美等海外市场过程中,一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随之出现。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专利高级工程师付饶对《华夏时报》记者等媒体表示,知识产权在海外的风险防控最好的手段就是积极向海外布局,“我们手里有专利筹码之后,就可以谈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许可,或者把许可的金额拉低一点,这样就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据记者了解,美的厨电事业部有60-70%左右的产品都是外销。
而随着美的集团业务的日益多元化,知识产权也遭遇到新问题。2017年,美的集团将自己定位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的科技集团。”
孙明岩对记者表示,美的的一些产品和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家居交融在一起,就会被动或者是在未知情况下进入通信等领域知识产权的堡垒。“整个业务的复杂化对我们知识产权团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美的对研发的投入也要求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保护。孙明岩透露,美的过去5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200亿人民币。他表示,美的现在的专利申请主要还是内生式,现在超过90%的专利都是自己原创的研发成果。
与此同时,收购也为美的带来了大量专利。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美的在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和日本东芝公司的白电业务后,同时获得了库卡和东芝的7500件专利。“美的目前正在对这些专利进行全面梳理,希望这些资产可以在我们集团业务中充分使用。”孙明岩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