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7年市值从22亿飙至700亿 康得新撬动裸眼3D时代成全球首家量产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未来这么多的国际高科技大牌厂商都在布局带深度信息的影像、图像的抓取系统。我们该如何去表现它呢?当然不可能是戴眼镜,这样体验就要差很多。所以裸眼3D一定是未来。”8月25日,康得新(002450.SZ)CEO徐曙在采访中如是说。她于近日入选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17中国最杰出商业女性排行榜”百人名单中的第27位。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康得新于2001年成立,主要从事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以裸眼 3D、大屏触控等新兴显示领域的材料和技术储备而被外界熟知。2010年7月上市时其市值为22亿,目前市值已近700亿元。
康得新的裸眼3D技术被外界格外关注。徐曙透露,裸眼3D由康得新率先在全球第一家实现量产,今年下半年是康得新裸眼3D产品规模进入市场的高潮。“下半年在移动端确实会有一线、二线、三线的国内国外的厂家,与康得新共同推出不同的移动端的裸眼3D产品。”她说。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康得新此前已经与京东、三星、联想、华为、长虹等诸多企业有所合作。
裸眼3D产品的产能也在大规模扩张。
康得新在2017年半年报中宣布,公司将通过设备提速及新建项目等方式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扩张产能。光学膜二期项目的建成及产能陆续投放,将为公司新增年产1.02亿平米先进高分子膜材料及年产1亿片裸眼3D模组产能。
但康得新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显示技术行业。
“有人老是把康得新最后定义为显示材料,显示材料只是我们其中的板块之一。即使是在显示材料,我们也通过不同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出不同的显示类的材料。”徐曙说。她同时表示,康得新作为高分子的产业平台,具备万花筒效应。即康得新所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工艺能力,能够不断的衍生出进入其他产业的产品。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康得新公司最早进入预涂材料领域,随后进入光学材料及碳材料领域,并均采用全产业链经营战略。徐曙表示,康得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康得新打造成预涂膜的全球领导者,第二阶段是把康得新打造成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平台。2016年康得新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即要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生态平台。
康得新对标美国的3M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康得新当期营收为60.5亿元,比去年同期提升33.16%。其中光学膜业务的营收为51.07亿元,占营收的84.41%,比去年提升39.16%。此外,康得新当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32%。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