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互怼:楼市调控新思维,究竟有没有戏?

作者:胡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8-14 11:54:42

摘要:对于楼市调控,政府这些年没有所谓的绝招,甚至都没有招,也可以说没有真心去调。事实上,真正的招数不是没有,而是一直没有用,真正的绝招就是征收房地产税。而调控现状是没有调,或者说是反着调,所以越调房价越高。

大V互怼:楼市调控新思维,究竟有没有戏?

自从有楼市调控以来,国内房价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调房价就跌,一跌调控就停,一停房价就猛烈反弹。费了半天劲,政府的调控沦为笑谈,变成“空调”。

近来,政府调控思路出现重大转变,从简单的限购限贷转向租售并行,从原来的简单优惠转向产权共享,以从根本上实现房屋是用来居住的理念。对此,不少人认为楼市将因此变天;也有不少人认为,因为种种因素,这些措施很难长久实施。那么,究竟怎么评价以往的楼市调控政策,为什么屡次调控最后都变成“空调”?眼下这些楼市新政究竟有没有戏?

哪里用过绝招?真正的绝招一直没有用

“对于楼市调控,政府这些年没有所谓的绝招,甚至都没有招,也可以说没有真心去调。事实上,真正的招数不是没有,而是一直没有用,真正的绝招就是征收房地产税。而调控现状是没有调,或者说是反着调,所以越调房价越高。”在财经大V频道大互怼会对话中,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这样表达他对政府之前楼市调控政策的不认同。

之前,上海、重庆也曾开整房产税,为什么两地房价受影响不大,甚至毫无影响呢?对此,袁钢明表示,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一是税率太低,只有0.4%;二是免征的范围太宽,重庆只对高价房征,上海人均60平方以上的面积才征,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豁免。因此,这两地的房产税实际上空征、假征,是闹剧。

“当然,如果政府今后真的要开征房产税,一开始也不要太猛,要循序渐进,也要防止楼市因此崩盘,但税率可以提高,从0.4%调高到0.8%、1%,一套房不征,2套房及以上都征。不管什么所有制,也不管产权所有人是谁,谁占有资源就征谁的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房产税对楼市调控的作用。”

楼市新政效果待观察,关键是政府要摆正自身位置

目前,广州、北京等地实行的租售并举、产权共有等新举措,能不能根治楼市顽疾?如果土地不再随便出售,地方政府新的财源在哪里?这会不会导致新政难以持久?

袁钢明对楼市这些新措施的效果并不看好,他认为,租售并举、产权共有等都只是边边角角的措施,不是解决楼市及房价上涨的根本性措施。如果大家都去租房子,那谁来出租房子呢?如果房租上去了,房价最终也会上去。因此,广州的所谓租售同权,不一定能有效控制房价。北京的产权共有,实际上是将原来经济适用等属于购买者全部拥有的产权,一部分收归政府所有,没有什么新意。相反,还要小心政府未来从中渔利。

“无论是产权共有还是租售并举,目前看政府倒不是想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而是想解决市场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让这些人在经济能力不足情况下,暂时解决居住的问题。政策动机也许是好的,但要防止执行过程中走样。”在与袁钢明对话中,央视财经评论员、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表示。

土地财政中国独有,不解决这个问题房价还会涨

一直以来,国内楼市调控之所以沦为“空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土地已成为各地政府最大的钱袋子。房价如果下来太猛的话,房产商受不了,倒过来推动政策放松,结果,政府政策一转向,房价反而会更猛烈地上涨。

“因为土地财政问题,楼市调控往往导致地方政府的利益受损,导致其在楼市调控上阳奉阴违,这是楼市调控往往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苏培科强调。

对此,袁钢明也认为,“土地财政这是全球都没有的现象,只有中国政府是这样。之前,楼市没起来之前,地方财政也正常运转。政府只有处于公心,不掺杂自己的利益,实现真正公平的财政政策,才能真正解决楼市房价问题。”

袁钢明认为,如果政府政策不改变的话,房价下跌到一定程度的话,政府可能会再次救市,这样一来,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还会上涨。

楼市与股市不能混为一谈,楼市不是简单的货币池子

这些年,国内流动性泛滥,很多热钱都流入股市、楼市,特别是楼市。现在楼市调控逐步加强,流动性会不会从楼市流入股市呢?

“过去这些年,这么多的流动性去了哪里,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是很多钱投入到了楼市,楼市事实上成了货币池子。”苏培科认为。

袁钢明则认为,不能将楼市股市混为一谈,这是把楼市当做股市一样的投机市场。房地产当然也有投资功能,但一定要限制,绝对不能把其视为与股市一样流动性极强的投资市场。他说,“之前,政府事实上是推动资金进入楼市的,2015年的5.30政策,实质上就是鼓励老百姓在楼市上快进快出,央行甚至公开说房贷是优质贷款。现在经济完全被房地产绑架,有些月份新增贷款完全被房贷占有,严重影响其他产业像电子产业发展,老百姓的消费也起不来。”

(主编 张学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