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平安金融壹账通“变身”技术输出平台 掘金超60万亿中小银行市场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1 10:10:53

摘要:继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诸多金融子公司成长为市场新贵之后,平安旗下又一家带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公司(以下简称“金融壹账通”)已成功转型为Fintech输出平台,并开始专注深耕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的中小银行市场。

平安金融壹账通“变身”技术输出平台  掘金超60万亿中小银行市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互联网时代的万千变化,在布局综合金融与金融科技这一盘大棋局中,身为国内“三马”巨头之一的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正在不断接近于他的梦想。《华夏时报》从平安内部独家获悉,继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诸多金融子公司成长为市场新贵之后,平安旗下又一家带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公司(以下简称“金融壹账通”)已成功转型为Fintech输出平台,并开始专注深耕资产规模超过65万亿的中小银行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8年,金融壹帐通的前身已经存在,它在平安的‘科技金融’战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金融壹账通一开始在很多人看来相对模糊,如今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经过平安旗下几大业务重新整合,业务模式已逐渐清晰。基于先进的金融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云和智能金融等新技术的运用,金融壹账通目前已搭建起国内前沿的直销银行云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金融云服务平台、同业资产交易服务平台以及个人征信服务平台”。金融壹账通总经理邵海峰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而记者了解到,金融壹账通的目标客户是为国内4000家银行、4000家非银金融机构、10000家网贷公司,以中小银行为切入点,为其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搭建65万亿Fintech平台

在接受采访时,邵海峰透露,目前已经有500多家中小银行使用金融壹账通提供的技术,以提升中小银行金融科技服务和竞争力。仅在5月末深圳举行的金科空间站的新闻发布会仪式上,就有9家中小银行确认使用金融壹账通的技术服务,40多家中小银行表达了使用意向。

“金科空间站就是平安3.0开放平台+开放市场的一个具体体现,我们提供金融科技的一站式供应,为全国数百上千家正在转型道路上摸索前行的中小银行提供补给,中小银行客户只需注册登录金科空间站网站,即可对站内各项金融科技产品进行自助选购,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业务接入,把金科空间站里的服务产品无缝对接或嵌入到自己的经营体系中来,以此快速提升银行自身的金融科技服务水平。”邵海峰表示。

此外,邵海峰指出,通过搭建类似金科空间站这样共享、共惠、共赢的开放式平台,一方面将更方便快捷地帮助中小银行实现业务模式向移动化、数据化、平台化、场景化和跨界化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也能让金融业务更轻、更快、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保障金融业务安全平稳运行。

据记者了解,作为对外输出金融科技服务的核心载体,金融壹账通推出的金科空间站更像是一个Fintech的产品超市,其主要包括三大板块:APP自助舱,包括理财产品、充值服务、资产中心、银行卡鉴权等场景;大数据应用舱则包含好信度、壹企评、好信盔甲等数个产品;智慧金融服务舱则涵盖机构一账通、区块链服务、人脸识别、社交云、知鸟等科技服务此外,该平台一方面向中小银行或非银机构输出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站式入驻开发的平台支持。

“在金融行业飞速变化的今天,中小银行面临着难以与大银行正面竞争的困境,随着金融机构科技应用越来越多,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场景搭建等基础方面更加无法和大机构匹敌。金科空间站诞生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帮助中小银行快速便捷地搭建账户、支付、用户等体系,提供基于大数据风控个人征信及企业征信产品。”对此,金融壹账通相关技术负责人也表示。

数据显示,金融壹账通输出的服务可以为中小金融机构实现两提两降的任务,零售收入提升10%-20%,同业投资收益率提升1%-2%;同时降低中小金融机构投入金融科技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利用智能风控、大数据等技术降低信贷流程中的欺诈风险。

科技创新是未来金融的驱动力

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平安集团旗下各创新金融业务时有分拆与整合,然而与此同时,掌舵人马明哲打造平安集团这艘金融航母的规划也逐渐清晰,就是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并且,他的金科梦想随着时间推移,已经越来越接近现实。

“金融科技对金融企业的价值,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指标:新渠道、获客成本、客户贡献、线下客户到线上客户迁徙。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对金融企业的价值有如下几点:金融科技可以提高提高行业运作效率。比如,普惠易贷App通过引入人脸识别、大数据,已经能做到最快6分钟内完成放款,客户都不用去门店,这背后是要有一套能够支持全线上的反欺诈的技术的;金融科技也是打造新商业模式的利器,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陆金所,就是依托科技力量。平安作为第一个加入R3联盟的中国金融机构,在区块链上面也在积极探索不同金融场景上的应用,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从平安集团的角度,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平安集团在市场上的价值。”6月14日,邵海峰在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也表示。

邵海峰也指出,平安一直对科技发展、科技进步对金融的影响保持着密切关注。从资源部署上看,基于科技的业务创新是平安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早在2009年,集团就成立了平安科技创新研究院,立足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平安科技创新研究院已与数十家世界顶级的学术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大数据、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开展课题研究,为平安后续的产品化应用、支持业务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在技术方面,平安对于科技金融方面,不是孤立的看某个或者某几个新的技术,而是运用金融科技为平安前、中、后台,不同业务的经营全流程带来颠覆性变化;同时借助科技的力量,快速打造“金融资产、医疗健康、房地产、汽车”四大生态圈。目前已有多个业务收益,例如前海征信借助区块链技术,目前合作金融机构近2000家,其中银行近200家。征信业务查询量2016年近4亿,截至目前查询量共6亿,一共防范了近2000万笔欺诈事件。区块链信用护照上线以来,已有超过40万用户注册。

而对于金融壹账通的定位,邵海峰还透露,通过金融壹账通,平安不再局限于内部的综合金融,而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携手金融同业伙伴,共同利用新科技,打造更加强大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