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金研:银行业明年盈利有望提升1% 资产质量下行仍未见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12月28日,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团队发布的《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报告正式出炉。《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在该份报告中,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预计为1.5%左右,明年年我国商业银行盈利将有所改善,预计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小幅提升至2.5%,营业收入增速提升至6.8%,净利息收入由负增长转为增长4.6%。与此同时,明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依旧会上升,但是风险大规模集中暴露的可能性不大,关注类和逾期类贷款余额依然维持较高的水平,行业信用成本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明年国内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虽然短期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逐渐企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仍未见底。小微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仍将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大型企业债务违约和房地产市场深入分化风险正在发展,地方政府债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期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运行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但考虑到宏观经济依然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且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成果逐渐显现,加之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容等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的增加,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处于可控水平,预计明年全年不良贷款率将会维持在1.8%-1.9%的水平。”是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受访时表示。
对于明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趋势,连平表示,2017年银行理财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高基数及资产荒等可能使银行理财增速进一步放缓。理财回归资管大背景下,非保本理财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净值型产品尽管被寄予厚望,但却压力重重。在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优质资产稀缺及银行资管投研力量难以满足大规模资金投资需求背景下,委外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受监管趋严等影响,增速或将放缓。预计2017年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有望保持25%左右的增速,但受业务到期、优质资产缺乏及监管等影响,应收款项投资科目将继续被动收缩,甚至可能拉低投资项下的整体增速,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占比或将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在交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展望报告中也提出了未来商业银行转型创新热点,包括今年正式推出的投贷业务联动十点,明年或将推出相关业务细则,有助于商业银行新利润增长点的形成,以及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
其次是银行将成为PPP领域的受益者,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仍是稳经济的重要支撑,2016年以来PPP项目数和投资额增长较快,虽然其中大部分处于识别阶段,但进入准备、采购和执行阶段的比例已有了明显提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尽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方,但在PPP业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同时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提供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可结合自身规模和定位,通过银行主业或集团非银子公司参与其中。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的创新技术,使得金融服务更为高效。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将产生深层次的冲击和影响。2017年,预计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科技的策略将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效融合现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加速金融科技向纵深发展;二是强化银行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跟踪和研究;三是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金融服务粘性、拓展新客群。”在谈到目前金融科技的前景与商业银行的结合,连平在受访时指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