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卖套房竟能扭亏为盈!
水皮
中国股市本来笑话就多,今年尤其多。
问鼎诺贝尔奖的问题来了
早期流传一个笑话,就是说近半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豪宅,但卖掉1%的股份就够买几套了,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那么现在又来了一道题,就是究竟卖房保壳业余还是专业?
这话怎么讲呢?因为*ST宁通B最近卖了两套北京的学区房,一卖立马业绩就翻转,因为从账面估计来看有两千多万进账,不但跟它买入的价格有很大的翻倍,即便用来补业绩也马上能保证它保壳成功。
“业余”VS“专业”
为什么讲业余呢,因为*ST宁通B要卖的两套房是位于北京西城的学区房,按评估价8万/平方米卖。因毗邻北京市重点小学北京小学本部,市面上该小区销售均价是11万多/平方米。于是大家说这么好的资产,这么便宜就卖掉当然是业余了。
当然也有人说专业,因为壳在中国价值远比房价要贵多了。
说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ST宁通B的历史,*ST宁通是在深圳上市的B股,它是南京一家老牌的通讯器材公司,成立于1980年,上市也已经19年了,相比成立26年的深交所它应该算是元老了。这个公司早期有过辉煌,后来因为经营业绩不行,连续亏损还是戴上了ST的帽子。
管理层给类似*ST宁通B的上市公司“戴帽子”主要是提醒大家这些公司是有风险的。但是它有风险又没让它直接退市,实际上是等于判“死缓”,给了一些公司过渡的时间,让它们有重组可能。所以*ST宁通B就一直陷于保壳的过程中。
保壳意义有多大?
为什么保壳呢?因为壳值钱啊!
中国上市公司虽然是两千多家,但是等待上市的公司却相当多。新三板现在是九千多家,等着排队上A板的也有七百多家。前段时间证监会说给贫困地区的公司开点绿灯,让他们提前插队,引起了市场上很大的义愤和强烈的反感,因为大家都等着上市。因为一旦上市就意味着“乌鸡变凤凰”。
上市之后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大家都知道融资难是中国的普遍问题,上市之后融资难这个问题就相对解决了。另外两千多家公司每天在交易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广告效应。而且别看宁通是B股,没有A股的壳那么值钱,但好歹是个壳,未来B股可以转成H股,H股甚至还可以转成A股。像新城控股历史上是B股,现在转成A股了;当然前段时间大家特别关注的万科的B股也是转成H股了。那么这个之间的转换,对于股价的提升帮助还是挺大的。
要房子还是要壳不再是问题
现在*ST宁通B为了保住这个壳卖两套房又算什么呢?
现在我们再看开头的争论的话题,到底卖房保壳的*ST宁通B是业余还是专业?说他业余的当然是看眼前利益了;说他专业的恐怕都是资本市场的老油条了,真心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