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合法,中国开世界先河
水皮
出租车行业在世界各地都是既得利益的一个圈层。最早推出定点定时的出租车服务是在纽约,这种车叫Black car。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Black car的经营网点会向网上集中,而优步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中国的网络约车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最早无论是滴滴还是快滴的约车软件,其实都是给出租车司机开发的,但慢慢就发展成了社会司机使用的一个工具,这个过程一定程度上扫掉了顽固的抵抗和壁垒无意中让社会车辆进入出租车行业。
网络约车早晚会合法化,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是出乎意料网络约车的合法化会来的这么彻底,7月28日下午,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揭开面纱。
应该讲网络约车的合法是“登堂入室”的概念,从此网络约车司机取得了与出租车司机基本上同等的,合法的地位。
网约车合法化,在各个方面影响我们的生活
1)增加就业
我们看一组数据,截止2016年5月底,滴滴共创造了1332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在17个重点去产能省份提供了388.6万个就业机会,来自去产能行业的滴滴司机为101万左右。新规出台后,司机不需要再与平台签合同,司机“入伙”程序简化,专业和兼职司机将会越来越多。
2)打车自然更容易
现在增加了这么多的司机,打车显而易见就方便多了。
3)打“专车”贵不贵?市场说了算!
在价格方面新政并没有对专车的数量和价格从政策上直接给予干预,定价是市场化定价,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他就会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
细节决定成败
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面。网络约车虽然合法化,但细节还有一些不确定,下面怎么执行才是关键。以备案为例,各地政府许可不许可你备案?会不会有一个数量管理?这些都是我们会碰到的问题。
网络约车正式文件是从11月1日起实施。3个月内,各个地方都会拿出实施细则;3个月后,专车平台、车辆、驾驶员的资质也将陆续获得批准。到那个时候,专车的合法化才会真正地落地。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几年前“打车难”和“看病难”“上学难”并立为中国老百姓的三大难题,短短三年,网络约车市场化的行为就解决了“打车难”的问题。看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观念,还在于要打破既得利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