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撒把铁腕清洗,土耳其政变迷雾重重

作者:马晓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20 23:20:49

摘要:埃尔多安粉碎未遂政变,令一批“凯末尔模式”拥趸黯然神伤,担心土耳其倒行逆施,进入“埃尔多安苏丹”统治的政教合一时代。

大撒把铁腕清洗,土耳其政变迷雾重重

国际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华夏时报专栏作者 马晓霖

一场毫无迹象的军事政变16日在土耳其闪电般出现,几个小时后即告流产。作为政变颠覆目标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不仅迅速化解危机,而且迅速拉网清洗,大批军、警、政、法人员被捕。然而,有关这场政变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谜团颇多。埃尔多安粉碎未遂政变,令一批“凯末尔模式”拥趸黯然神伤,担心土耳其倒行逆施,进入“埃尔多安苏丹”统治的政教合一时代。

3天抓捕嫌犯近2万

政变之初,观察家以为这只是个别中低级官兵参与的小规模政变,无涉中高级将领。但是,随着埃尔多安重新掌握局势,一场规模巨大、行动迅速的抓捕行动表明,埃尔多安坐在一个火山口上。截止19日,已有近2万人因涉嫌参与政变被捕,其中军人近7000人,包括总统最高军事顾问阿里·亚孜齐在内的100多名高级将领,其中部分已完成审问并被移交给检察院。前空军司令阿金·厄兹蒂尔克最初拒绝对其政变主谋之一的指控,但是,在移交检察机关后,他招认参与政变试图推翻现政府。

这场短命政变可见,土耳其空军、陆军和宪兵都有人参与,埃尔多安在土耳其西南爱琴海城市马尔马里斯度假下榻的酒店还遭到轰炸,甚至说他脱险途中座机还一度被导弹火控雷达锁定,重拳清理军方势在必然。但是,埃尔多安的清洗行动不止于军队,而是扩大到警察、司法和行政体系并波及全国。据报道,8000多名警察,3000多名各级法官和检察官被解职或遭到拘捕,30名省长被免职,一万多名政府职员被停职,涉及内政部、财政部、总理办公厅、情报机构、家庭社会部和宗教事务部等。引人注目的是,1.5万名教师被除名,全部1577名院长被勒令辞职,2.1万名私立学校教师被吊销从业资质……新华社20日电讯称,大约5万民事人员失去工作。如此庞大的清洗行动,触目惊心。

埃尔多安迅疾撒网捕获万名涉嫌人员,他本人还威胁恢复中止12年的死刑。欧洲政界人士公开抨击他有预谋地打击异己,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出炉抓捕名单。欧盟区域政策专员约翰内斯·哈恩日前表示,埃尔多安在镇压政变后公布的逮捕名单早就拟定,政变也可能有备而来。美国国务卿克里警告说,如果对政变行为的惩罚超越法理和民主边界,土耳其将失去北约成员资格。

谁是幕后黑手?

这是土耳其历史上第四次较大规模的政变,也是一场朝生夕灭的政变,更是充满悬念的政变,谁是幕后黑手,各种说辞莫衷一是,基本不出三种可能。

居兰策动——政变发生后,埃尔多安当即言辞凿凿地指控在美国流亡的著名苏菲派神学家费特胡拉·居兰,称其受美国指使勾结叛国分子发动政变。居兰本人矢口否认并谴责这场未遂政变。美国也在公开谴责政变的同时,拒绝埃尔多安的指责,并称愿意协助土耳其调查真相。

居兰与埃尔多安原本是同路人,均为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简称“双泛”)主张者,为“凯末尔主义”追随者所排斥。1998年居兰被政府指控试图颠覆世俗制度并缺席判定有罪,随后他流亡美国。同年,身为伊斯坦布尔市长的埃尔多安也因公开朗诵宗教诗篇被判入狱4个月,后来组建正发党并通过赢得大选才逐步咸鱼翻身,开启“埃尔多安时代”。居兰虽然客居异乡,但其长期通过民间教育体系形成规模巨大的慈善、教育和企业网络,资产上百亿美元,追随者遍及情治、司法和教育系统,影响力覆盖突厥文化圈乃至世界各地。埃尔多安东山再起不乏“居兰运动”的大力支持。但是,随着埃尔多安羽翼渐丰和事业日隆,2012年起,双方在内政外交等诸多议题上分歧逐步凸显直到公开决裂,埃尔多安将居兰及其追随者列为政治对手,宣布其体系为恐怖组织,多次清洗体制内的居兰分子,并公开要求美国引渡居兰。如果埃尔多安的指控成立,这场政变当属两个泛伊斯兰主义旗手的内斗。

军队政变——政变之初,绝大多数媒体都本能地推测,这是固守“凯末尔主义”的军方精英所为,是对日益偏离国父治国理念的埃尔多安的绝地反击。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土耳其开国之父凯末尔痛定思痛,废除延续千年的伊斯兰哈里发制度,认定“双泛”主义是死路一条,力推政教分离,坚持世俗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发展方向,并通过宪法赋予军队“监国”特殊使命。因此,过去半个世纪,每当民选政府可能偏离“凯末尔主义”道路或政局失控,军队就出面警告甚至接管政权,在现代国家治理进程中形成独特的土耳其景观。

2003年埃尔多安执政后,依靠丰厚的经济治理资本,借助日渐强盛的“双泛”思潮,逐步压缩军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空间,数次瓦解“未遂政变”,在军队和司法部门安插亲信,以致于反对派和外界对军队“监国”的预期日益低落。但是,如此数量庞大的中高级将领涉嫌政变表明,军队干政的传统并未根绝,教俗矛盾、军政冲突依然是土耳其非常现实的政治特色。

自我政变——政变乍起,即有土耳其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埃尔多安“自导自演”的苦肉计,旨在制造危机系统地打压异己,为日后修宪扩大总统权限铺平道路。有报道说,埃尔多安政变当天公开称,“这场暴乱是真主送来的大礼,这将是肃清军队的好理由”。这段露骨表白加重外界对其“苦肉计”的猜测。此外,埃尔多安政府声称,此前击落俄罗斯战机的飞行员参与了政变。但是,击落飞机当天,土耳其政府公开称命令直接来自埃尔多安本人……有分析人士甚至称,最近土耳其迅速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与以色列重新和好,都是基于应对潜在政变的需要。

重新洗牌,前路何在?

无论谁是此次政变的真正推手,都改变不了埃尔多安获胜的结果。他不仅成功的平息了政变,而且通过大规模清洗剪除“居兰运动”和军队两大阵营的“余孽”,瓦解了持续威胁其政权的潜在力量。通过这场政变,观察家们还看到,大批埃尔多安的追随者走上街头协助平叛,发挥骨干作用,而这种角色在既往军事政变中闻所未闻,表明埃尔多安已获得政权与政党外的第三种力量。事实上,埃尔多安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在爬升,这也是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的底气所在。

西方普遍对土耳其挫败政变保持低调与克制,因为政变毕竟不符合西方倡导的民主宪政口号。但是,很多政治家和学者悲情弥漫,因为他们讨厌这个偏离凯末尔道路的“当代苏丹”,甚至公开为政变失败惋惜,为土耳其“民主之殇”扼腕。在他们看来,埃尔多安在巩固政权后,已经在泛伊斯兰主义和独裁专权的保守道路上渐行渐远,当然,这也意味着土耳其正与其苦恋多年的欧盟更加背道而驰。

埃尔多安毫不掩饰其强人气质与追求,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机遇寻求掌握更多的权力。这次未遂政变及其引发的大清洗表明,埃尔多安最终诉求是集权主义政治体制,而非简单的“双泛”主义道路,后两者都是其聚集民意和排挤绝对世俗主义的两面旗帜罢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