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农粮食品领域国资占比80%目标 “制造”大粮商:中粮合并中纺细节曝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在央企整合大势之下,国资委领导下的数家央企纷纷寻找合作伙伴,进行“联姻”。根据国资委网站消息显示,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中纺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随后中粮在7月18日召开内部会议,公布了双方的合作细节,其中包括重组后的业务分配等战略规划内容。而此次重组也被看作是中粮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的重要内容。
国企改革试点重点内容
纵观看来,在此次央企整合大潮中,中粮无疑成为了最大赢家,先后并购了华孚集团和中纺集团等。并通过此次吞并中纺集团之后,又增添了在纺织领域的竞争力,成为集粮棉油于一身的大粮商。
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国资委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目前央企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集团层面重组步伐正不断加快,5组10家中央企业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在中粮方面看来,这是中粮整合国家粮油行业资源又一关键举措。中粮中纺同处农粮行业,粮油业务国内市场规模分列第一和第三。重组后,中粮国内油脂加工产能将达2400万吨,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18%,成为国内第一,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
重组后的棉花业务产业链条,占据全球近10%市场份额。双方覆盖全球主要产区和销区的经营网络对接,将进一步完善中粮全球布局,在粮油领域具备更强的上游掌控能力、物流保障能力、综合加工能力和市场覆盖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而国资委方面则认为,双方重组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加快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增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7月18日,中粮和中纺在京开闭门会议,商讨合作细节。为此,《华夏时报》拿到该会议内容,获悉重组中纺是中粮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历时一年时间,中粮系统地完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方案》等重大政策配套,将使中粮突出粮油食品主业、整合资产、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主体,成为我国农粮食品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海外投资平台。
中粮集团新上任的董事长赵双连表示,中粮此次改革是企业战略性的抉择、关键性的一步。中粮将努力实现布局国际化、治理结构现代化、团队专业化、薪酬考核市场化,真正改组成为一家有担当、能作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更好的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责任。
中粮瘦身
创新体制机制是改革的源动力,自赵双连上任后,中粮改革动作不断,其中,主要方向即是将中粮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赵双连表示,将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原则,把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经营分开,压缩管理层级至三级,形成定位清晰且职责明确的“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瘦身健体,优化精简集团总部,做实专业化公司,总部下放资产经营调度权,直接管理专业化公司,实现集团总部向管资本的转型。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依据精简高效原则,中粮将总部职能部门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做实资产层和生产层。同时,将用人权、资产配置权、生产和研发创新权、考核评价权及薪酬分配权等五大类关键权力下放给专业化公司,总部主要通过派驻专职董事、监事行使股东权利,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运营。
依据业务聚焦原则,中粮组建了18个专业化公司。专业化公司的目标是解决产业发展中专业化经营的问题,以资产、经营、管理的专业化为核心,是资产经营层面和管理体系改革,不涉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
整体看来,“十三五”期间,中粮将致力打造2-3个营收超1000亿元规模,4-5个超500亿元规模的专业化公司。
国有资本占比提高到80%以上
有业内声音认为,此次两大央企的合并,也是因为双方在粮油业务的重合。不过,事实上,中纺集团除了粮油业务之外,还有纺织业务是中粮集团所不具备的。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中纺集团公司创建于1951年,集团注册资本4.22亿元。中纺集团专注于纺织和粮油两大主业,纺织业务涵盖棉花、羊毛贸易、棉纺生产、纺织品服装的贸易和生产等;粮油业务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籽、豆油、棕榈油等的贸易、加工、仓储物流等。
目前,中纺集团下属三个事业部,包括纺织事业部、粮油事业部、国际事业部,拥有21家一级子公司。其拥有分布在海内外的棉田、棉纺厂、针织及梭织成衣、粮油生产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棉花贸易商和大豆贸易商,是中国棉花交易市场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三家粮食直属加工企业之一,压榨能力位居国内粮油加工行业前三位。
而中粮集团则以粮油为核心主业,集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为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粮油食品。目前,中粮在中国拥有超过180家工厂,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
在四个月前,中粮集团官方宣布,中粮集团、中储粮总公司、中纺集团三家粮食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通过合作实现业务互补和协作,在国家政策粮油收储、粮油进出口、油脂加工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的载体,三家企业主营业务各有侧重,中储粮有政策性经营的优势,中粮和中纺有市场化经营和加工环节的优势。
按照中粮的规划,在未来的改革中,做强粮油食品主业、推动转型升级成为关键词。中粮将通过系列资产整合和内部资源整合壮大主业,打造全球排名前三的国际化大粮商和世界领先的综合性食品企业。“十三五”期间,中粮进一步聚焦粮油糖棉核心业务,将农粮食品领域国有资本占比提高到80%以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