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庞巴迪C系列投入商业运营 “大飞机俱乐部”格局面临改写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15 23:08:06

摘要:将自身在商业航空领域前程全部冒险押注在C系列(C Series)机型上的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宇航公司(下称庞巴迪),经历了“站在悬崖边”的生死之境后终于看到了能够在这个领域更进一步的希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将自身在商业航空领域前程全部冒险押注在C系列(C Series)机型上的加拿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宇航公司(下称庞巴迪),经历了“站在悬崖边”的生死之境后终于看到了能够在这个领域更进一步的希望。

当地时间7月15日,从苏黎世飞往巴黎的LX638航班成为C系列首款交付机型CS100执飞的第一个商业飞行航线,与过去几十年来陆续投入商业运营的几十款民航客机一样,其最终的市场表现仍需时间来验证,但对于庞巴迪而言,这一成就至少已经为其带来改变“游戏规则”的可能性。

挑战者入局

首架被命名为“Canton of Zurich”(苏黎世州)的CS100运营商瑞士国际航空(下称瑞航)是该系列机型的启动用户之一,2009年,其母公司汉莎航空集团用一份30架确认+30架意向的订单向这一单通道喷气式飞机项目表示支持,这批飞机计划分配给汉莎集团旗下瑞航和奥地利航空用于欧洲境内短途航线的运营。

瑞航是庞巴迪全新开发的中短程C系列飞机的首个客户和首家运营商,其订购的包括CS100与CS300在内的首批30架飞机,将从现在起至2017年年中逐步取代瑞航当前的Avro RJ100机队。此后交付的C系列飞机将部分用于机队更新,部分用于机队扩展。

随着新飞机的交付增加,瑞航也计划将C系列航线网络在8月底进一步扩大至华沙和布鲁塞尔,并在9月增加尼斯、斯图加特、汉诺威、米兰、佛罗伦萨和布加勒斯特等航点,进而逐步覆盖至其全部中短程航线网络。

C系列机型的研发于2008年启动,其市场定位在传统支线飞机与小型干线飞机的区间,座位数在100-160个。到目前为止,C系列推出了两款机型,分别是典型布局108个座位,高密度布局133个座位的CS100以及典型布局130个座位,高密度布局160个座位的CS300。

CS300也在7月11日获得了加拿大交通部的型号认证,庞巴迪方面透露首架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波罗的海航空。

CS100与CS300两款机型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实现首飞,与竞争机型相比,C系列采用了全新的机身设计、系统以及发动机,与目前中短途干线运输的主力机型737和A320系列相比有着代差优势,即使与这两款单通道干线飞机霸主的升级款737MAX和A320neo相比,在同一代或同型号发动机的基础上,CS100与CS300在机身及系统等整体设计方面所投入的技术积累,也是波音和空客两巨头必须正视的优势所在。而相比庞巴迪在支线领域的老对手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系列以及E2系列机型,C系列又在座位数量上具有优势。

按照庞巴迪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C系列将比同级机型节省20%的燃油和15%的运营成本,并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和噪声污染。

目前C系列机型已经获得370架订单,虽然与737MAX和A320neo尚在纸面之时就斩获上千订单相比差距巨大,但对于一个挑战行业格局的机型而言,也算是能够立足市场的第一步。更具意义的一点在于,有诸如汉莎集团和达美航空这样的超大型航空公司订购并运营这一机型,一旦获得到正面的示范效应,之后很可能会带来订单量的提升。

险些被拖入绝境

然而挑战中间市场往往意味着会遭遇到上下夹攻。虽然在纸面上C系列绘制出的前景对于撬动单通道飞机市场格局带来诸多希望,但即便是最顶尖的航空制造商仍难免会在新机型的研发过程中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

当两巨头稳定分割市场并难觅竞争对手时,其新机型遭遇困难并拖延项目进度还难称灭顶之灾,但对于一个尚未获得话语权的制造商而言,产品设计、市场定位乃至研发制造的诸多环节中只要遇到一点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前功尽弃,历史上更不乏因一款新机型未获成功而就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飞机制造商。

C系列一度成为将庞巴迪拖入绝境的又一个失败案例。今年2月,庞巴迪公布了2015年的全年业绩,年营收较2014年减少9.45%,同时还宣布裁员7000人,占到现有员工总数超过10%。过去一年里,庞巴迪的股票暴跌了近50%。

这只是庞巴迪所遭遇一系列困境的冰山一角,在启动C系列之后,因为不断拉长的研发周期和增加的研发费用,一度将庞巴迪集团的财政拖垮。为了保全C系列项目,庞巴迪不仅将民机制造的资源从支线项目不断向C系列倾斜,更是对其公务机产品线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停掉了研发中的里尔85公务机项目,甚至还一度考虑过出售其轨道交通项目的部分股权。

同时,新飞机的一再推迟交付也使得一些客户流向其他厂商,造成恶性循环,整个项目的研发成本也从最初计划的34亿美元上升到去年年底的54亿美元。

关键时刻庞巴迪所在的魁北克省出手相助,以10亿美元认购了C系列项目49%股权,这也使处在生死一线的项目获得了喘息之机,并得以顺利完成剩余的飞行测试计划,从而在6月底顺利实现交付。

但魁北克省的资金支持也使其背后的航空业警觉,无论是波音与空客之间持续数载至今仍未完结的口水战,还是欧美与中东航空公司之间关于政府补贴而引发的大规模贸易争端,都与相关公司是否从来自政府的直接资金支持中获得益处从而引发不公平竞争有关。

对此,魁北克省省长菲利普·库亚尔(PhilippeCouillard)本月初在英国接受美国航空周刊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投资C系列是因为看好这一项目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政府并没有直接为C系列补贴一分钱,而庞巴迪做出了将C系列相关的工程以及总装工作保留在蒙特利尔地区,并保护与之相关的就业岗位,同时在这一地区建立维修中心等承诺来作为投资的回报。

目前全球能够制造民用喷气式飞机并投入市场运营的国家中,除了欧洲四国联合成立的空中客车之外,也就只有美国、巴西以及俄罗斯和中国。而干线飞机领域目前还仅仅只有欧美及俄罗斯能够制造出成熟的产品。

对于C系列而言,投入商业运营既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也是检验其未来前景的一个开始,一旦在性能和运营数据上被证明足够优秀,那么“大飞机俱乐部”沉闷已久的格局将迎来改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