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4月地方债发行1.1万亿 债券置换迎来高峰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27 17:33:26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二季度开始,国内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目前,已经有四川、江苏、辽宁等在内的近 30个省市发行了地方政府债,且大部分集中在 4月之后发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近日,天津市财政局公告称,定于5月31日招标发行一批地方债,具体包括459.29亿元一般债券和99.83亿元专项债券,品种均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此外还包含置换债券74.29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二季度开始,国内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目前,已经有四川、江苏、辽宁等在内的近 30个省市发行了地方政府债,且大部分集中在 4月之后发行。

去年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全面启动第一年,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方债全部由省级政府自发自还。随着地方债晋升为第三大类券种之后,地方债发行规模有望今年再度扩容。

5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加强地方财政库款管理的要求和举措。

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大幅扩张,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地方债发行量大幅增长,对基建投资起到积极支持作用。但全社会债务率上升也引起担忧。“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仍有一定举债空间。为落实中央去杠杆的改革任务,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近日,财政部负责人就政府债务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


仍有发债空间


相比去年,今年地方债发行再创新高。

央行5月24日发布的《4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4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3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1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事实上,今年月度地方债发行量明显增加。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地方债发行规模为7800亿元,较去年单月最高发行量高出200亿元。

截至5月24日,地方债发行量已达2.28万亿元,接近全年发行量的38%,其中置换债券占94%,新增债券占6%。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在6万亿元左右,照此计算,4月地方债发行量约占全年的20%。而去年我国新增地方债券额度6000亿元,全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约3.8万亿元。

据了解,我国债务水平低于欧盟60%的预警线,也低于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从世界各国负债水平来看,日本超过200%、美国超过120%、法国120%左右、德国80%左右、巴西100%左右。

据海通证券报告,2月份地方债重启,地方债增持量占全国性银行新增托管量的70%左右,明显挤占其他债券投资额度。事实上,全国性银行2月份减持了国债、政金债、短融超短融、企业债等,主要增持地方债、同业存单和商业银行债。

分析人士指出,截至目前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和发行进度,充分验证了此前市场对一季度地方债供给压力较大的判断,因地方政府倾向于尽早发行以便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预计持续到三季度地方债都将面临较大发行压力。


加速地方债券置换


值得关注的是,地方债发行提速背后,也是“新旧债”置换高潮的来临。

地方债务置换升温,将影响到管理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如今年上万亿元的新发“置换债”,就置换出了大量银行信贷,这一“隐性信贷增量”的投向,受到市场高度瞩目。

“去年5月以来,地方债置换5.3万亿元,其中1.6万亿定向置换基本上实现了债务置换,但是3.7万亿公开发行的置换债券可能有不少资金滞留在地方国库。《通知》要求公开发行置换债券资金原则上在1个月内完成置换。预计未来2个月,已发行而未完成置换的置换债券将集中完成置换,财政存款会出现明显下降。”中金公司研报显示。

报告显示,如果债券发行所得资金未及时用于置换存量债务,那么资金留存政府账户,等于回笼货币,会压低M2增速。4月份财政存款激增压低了M2同比增速0.64个百分点。此前沉淀的债务置换资金如果于7月底完成拨支,则财政存款回到4月底水平;5月如果调整1/4,后两个月则均速调整。在此情景下,此举将拉高5月和6月M2同比增速0.18和0.26个点。

此外,通过发行债券置换存量贷款,会抵减部分贷款。如果前期债券发行所得资金未及时用于偿还贷款,那么随着《通知》的落地执行,可能会出现集中偿还、核销银行贷款的情况。

地方政府发行置换债券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的预算管理,另一方面还能减轻地方偿债利息负担。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置换后,全国地方政府一年总共可减少400亿至500亿元的利息负担。

“置换债”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地方债务成本,也保证了地方在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有分析称,地方债置换可以缓解地方财政负担、增强债务可持续性,并延缓不良贷款的生成速度。

置换类地方债资金的唯一合法用途是用于偿还存量债务,不能用作其他途径。2015年,政部下达了三批置换债券额度共3.2万亿元,有效降低了地方利息负担,缓解了部分地区偿债压力,也为地方腾出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还有11.2万亿元。若按照计划在今后3年内完成置换,年均置换额度为3.7万亿元。部分机构测算,如果再加上2016年规模可能突破万亿元的新增债券,那么每年的地方债置换额度或将超过5万亿元。

不过,置换后的债券谁来消化,还是一个问题。虽然地方债置换将债务的到期日期延后,但市场分析,这相当于在炸弹爆炸之前将导火索延长,而炸弹本身并没有被拆除。“如果地方债情况不能好转,无论是央行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埋单,最终还是会转嫁给利益链中的最终一环——民间中小投资者,他们将通过理财、储蓄等形式承担成本。”市场评论员叶檀分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