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发展谋特色 北京银行深化“文化金融”创新模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立足首都北京,紧跟北京市经济发展脉搏,逐步形成科技、文化、绿色、三农、惠民、消费六大特色金融,特别是在文化金融方面,紧跟政策导向、匹配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走出了一条文化金融的特色创新之路。
北京银行以普惠金融为依托,以特色业务为引领,相继参与了担保融资、信用贷款、版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并购贷款、产业基金、投贷联动等各项信贷创新。通过设立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打造特色服务模式。
同时,为适应“双创”发展趋势,设立国内银行业首家创客中心,提出“创业孵化+导师辅导+股权投资+债权融资”一体的“创客中心”理念。加强与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合作;积极与各级文创集聚区、专业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知名券商、专业评估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展开战略合作。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366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年增长率近30%。累计发放贷款995亿元,支持3000余家文创企业实现长足发展,100余家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其中,为北京地区超过1000家文创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贷款余额191亿元,累计投放贷款和市场份额在北京地区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
探索文化金融特色发展路径
北京银行本着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及历史使命,从小微、文化结合的角度出发,在银行业首家提出文化金融的服务理念,创新推出“创意贷”特色品牌,成为国内最早涉足文创产业的金融机构之一。
目前,北京银行在文化金融领域的服务与探索已走过了近10个年头:2006年正式开启金融支持文创产业课题研究;2007年与市文促中心签约,设立50亿文创专项授信额度;2008至2009年创新推出“创意贷”品牌,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版权打包贷款。
2010年,全国首家文化创意特色支行落户北京银行宣武门支行;2011年,与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签约,业务向行业纵深发展;2012年与市文资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与北京市文投集团及其下属基金、担保、小贷、租赁、置业、创新孵化工场等建立全面合作。
2015年,北京银行作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签署战略合作,支持实验区建设文创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搭建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为实验区企业建立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2012至2013年“创意贷”品牌在济南、南京、上海、长沙等分行成功复制。如济南分行与荣宝斋合作推出“艺贷宝”艺术品质押产品,设立“艺术品银行”,联合荣宝斋等文化企业为客户提供艺术品保管、鉴定、估值、展览、鉴赏、拍卖、融资、投资咨询等服务;南京分行成功发行了江苏省首笔文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为当地唯一一家获得省、市两级政府授牌认可的文化银行;杭州分行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北京银行还建立了总分支三级管理体系,服务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在总行层面建立以行领导为组长、各业务条线为组员的文创领导小组;设立小企业事业部,建立业务、审批、贷后三中心,牵头文化金融推动工作。
在分行层面设立专职小企业营销管理部门及审批部门,打造文化金融业务专职服务团队,为全行文化金融发展提供支撑。支行层面推动小微专营机构及特色支行建设,通过“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实现流水作业。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7家信贷工厂,12家小微专营支行,16家文化创意特色支行。
2015年6月,北京银行建立国内首家银行系孵化器——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以投贷联动创新为主线,以专注创客、搭建平台、创客导师、创业孵化、共同成长为特色,通过联动企业、机构、银行、政府等多方资源,搭建一个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联动支持企业发展的平台。
统计显示,创客中心目前的会员规模超过6800家,合作投资机构150余家,创业导师20名,创客学员30家,已开展6期大讲堂、7次专题讲座、17期投资路演,累计超过120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为1155家会员提供贷款142.9亿元。
此外,北京银行坚持差异化风险管理。每年在全行授信指导意见中明确对文创企业支持方向,定期形成文化行业研究报告,先后制定《“创意贷”文化创意中小企业客户营销与管理指引》以及《文化金融业务营销与管理指引》,修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操作规程》,出台《信贷业务授权方案》明确文创政策支持。
在总行层面实行风险集中管理,给予小企业事业部全行特色业务、特色产品、特色机构的专项授权,同时借鉴ING服务小微企业先进经验,建立起小微双签审批模式,依据客户不同信用等级进行差异授权;利用小企业授信后管理系统探索文创小微企业差异化贷后管理;通过调整贷后检查频率、优化贷后检查底稿、强化智能分析能力等,降低文创小微贷后管理方面的压力,并充分利用文创企业大数据,加强风险预警管理。
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相较于传统企业来说,文创企业固定资产很少,土地和厂房多以租赁为主,“轻资产”特征明显,在传统银行信贷思维和模式下,获取贷款较难。
为缓解文创企业融资难问题,北京银行在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创新理念,通过发掘并利用文创企业可以衡量的无形资产价值,摆脱对有形资产的过分依赖,有效解决有形担保不足及财务报表经常亏损难题。同时,按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以及不同行业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
据记者采访了解,针对初创期企业,北京银行提供了创业贷、文创信保贷、文创普惠贷等标准化普惠制产品,提高文创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同时积极推动银政合作,通过风险补偿金等政府增信措施,扩大初创期企业融资额度。
为成长期企业则提供“软件贷”、“智权贷”、“成长贷”、主动授信、应收账款质押、信托资产买断等产品,以企业拥有的电视剧、电影版权、软件著作权为质押,为企业匹配融资支持。
为成熟期企业提供包括并购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产业基金、现金管理、理财、债券、私人银行等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速度和资金使用效率,专门推出线上融资产品—网速贷,打通小微融资“最后一公里”,实现“分钟级”放款。
此外,北京银行结合多年来在小微金融领域积累的经验,推出了投贷联动专属特色产品——“投贷通”,以自身实践积极推动文化金融服务,响应投贷联动政策号召。
据了解,该产品方案涵盖认股权贷款、股权直投以及投资子公司三大模式,通过“投资+贷款”的方式,不仅能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更能以股权收益弥补信贷资金风险损失,从而实现银企双赢。
目前,北京银行已取得投资联动试点资格,入选国家首批10家试点银行,下一步计划成立投资子公司,子公司将作为财务投资人,对文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并按照约定适时进行投资和管理退出,打造更为通畅且风险隔离的投贷联动模式。
铸就文化金融特色亮点
某演艺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隶属于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2015年企业开始承接母公司演出运营业务,凭借海内外娱乐机构及艺人资源、国内跨城市执行、媒体营销等资源优势,引进、投资、制作、营销和执行现场演出及体育赛事逾千场次,主要经营范围为海内外知名艺人中国巡演、各类型演出的市场巡演、政府和企业定制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产业管理咨询服务、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等,企业具备文化部颁布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2015年,公司开始承接母公司演出运营业务,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急需灵活的融资方案,北京银行抓住机会积极向客户营销文化产业基金,产业基金资金使用时间长、用款灵活,可滚动支持演唱会投资。
企业演唱会及体育赛事基金(有限合伙)由北银丰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优先级LP,与其他投资机构构成的中间级LP,企业作为劣后级LP,中联基金作为GP,各按一定比例出资(占总投资额的90%);基金投资金额占项目总投资的90%(作为项目投资的优先级),其余10%由企业自行出资(作为项目投资的劣后级),投资于企业主办的演唱会及体育赛事。北京银行理财管理计划通过投资北银丰业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作为优先级LP投资于有限合伙企业,用于企业主办、运营的演唱会及商业体育赛事项目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案例是北京银行首笔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的方式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成功案例,通过优先/劣后的分层设计、体外归集项目投资回款、保证金及一票否决权等措施有效防控风险,开创了文创类企业股权融资新模式。
同时,此笔投资对接国内首只附赠演艺票务消费权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是国内银行理财产品附加增值服务的重要创新与突破。
除此之外,北京银行积极打造了“业内首单版权质押”、“首个打包贷款”、“首个专属品牌”等发展亮点。凭借在文化金融方面的工作成果,“创意贷”产品获得银监会、银监局等监管部门以及市场的肯定,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等机构授予的“第二届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双十佳特优产品”称号;2011年荣获银监局颁发的“小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奖”,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单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一等奖。
相继支持万达集团、博纳影业、光线传媒、新丽传媒、完美视界、凯撒国旅、开心麻花等高成长性文创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出电影《叶问》、《英雄》、《让子弹飞》、《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狼图腾》,电视剧《辣妈正传》、《北京爱情故事》以及话剧《战马》等优秀作品。
20年的坚守耕耘,20年的砥砺前行。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银行将继续把握机遇,勇于拼搏,乘势而上,向着打造“中国最佳中小微企业银行”、成为“小微企业成长好伙伴”的愿景目标奋力前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