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系统出现新危机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12 21:53:0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秀 北京报道
6月12日,国际金融协会(IIF)会议继续在北京举行。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毫无悬念地成为与会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美国10家银行提前退还政府援助资金,是否表明金融业已经开始走出危机?”针对《华夏时报》记者的这一问题,温和的德意志银行主席Josef Ackermann和风趣的花旗银行主席William Rhodes立刻脸色凝重地进行了否定,并指出全球金融系统出现了新危机。
两位银行主席分别以IIF主席和第一副主席的身份对本报记者说,全球金融界不能认为现在已经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全球经济分化很大,新兴经济体的反弹表现只说明有一定进展而已。目前的所谓复苏非常微弱,全球金融业需要继续抵御危机。
Ackermann和Rhodes指出的新危机,可以概括为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充足性急剧下降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碎片化”这两大危机。
IIF预测,今年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净流入将由2007年的8878亿美元和2008年的3922亿美元锐减到1405亿美元,流入新兴市场的私人信贷更是会出现负数,由2007年和2008年分别净流入5909亿美元和2067亿美元,转为2009年净流出1005亿美元。此外,中东欧的资本形势表现得尤其严峻,预计资本净流入为负数,由2007年的净流入3826亿美元和2008年的净流入2139亿美元转变为净流出328亿美元。
Rhodes认为,无论怎么强调新兴经济体金融形势的严峻性也不过份。尽管在今年4月的G20峰会上,各国达成协议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以促成对新兴市场的紧急信贷。对墨西哥、巴西等国来说,在私人资本流动锐减的情况下,官方资本的确变得很重要,但Rhodes强调说,官方资本的比重毕竟太小了,它只相当于私人资本的3.5%。
令人欣慰的是,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性在2010年有望出现复苏转机。据IIF的预测,2010年私人资本净流入新兴市场有望增长到3732亿美元,私人信贷额可望由今年的净流出变为净流入1231亿美元,而中东欧有可能恢复净流入,达到1216亿美元。
至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碎片化,Ackermann的解释是指各国单枪匹马、各自为政,只顾稳定本国金融机构。导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保护主义,包括投资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随着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不断进行国有化,纳税人要求保护本国利益,从别国撤资。
Ackermann说,保护主义的危害太大,它破坏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融合,导致贸易受限,失业率上升。国际金融社会一定要合作,为世界提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Rhodes很遗憾地告诉记者,G20峰会上各国承诺防止保护主义,但一些国家还是通过了保护措施。保护主义限制了资本流动,而说到底政府要振兴经济必须依赖私人资本,私人资本是不可替代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