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楼市成交“陡降”能否“喜大普奔”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13 15:41:43

摘要:不一样的节,不一样的果,2016年初的楼市就上演了这么一幕。春节之后,抢房抢疯,清明之后,急转直下。

楼市成交“陡降”能否“喜大普奔”

程凯

不一样的节,不一样的果,2016年初的楼市就上演了这么一幕。春节之后,抢房抢疯,清明之后,急转直下。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1日公布的数据,4月3日到4月9日重点城市中近9成楼市成交量下滑。一线城市平均降幅27.4%,其中北京降30.0%,上海降17.2%,深圳降31.1%,广州降37.8%,与之相应,二线城市降20.9%,三线城市降35.1%。

价格也在松动,剔除听到的极端个案,靠谱的信息是,据深圳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深圳二手房放盘价格持续回落,4月3日到9日一周有七成业主下调报价。

从万马奔腾到万马齐喑,仿佛一瞬间。真的是深圳、上海和北京周边出台的各种限购打击了炒房吗?是,也不是。为什么说是?因为各种政策尤其上海的限购升级是真正的点刹,从结果来看简直有些点刹过度。为什么说不是?因为市场急涨放量之后,本来就有缩量回调的要求,就算没有限购升级,市场中投机的力量也会因恐高而收手。

问题的核心,其实不在楼市当下成交的缩量和价格的回落,问题的核心,永远都是房价中长期还会不会涨,刚需们现在该不该买房。所以,问一声楼市成交“陡降”能否“喜大普奔”, 也只是大家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而已,买房人的问题一点没轻松,反而变得更复杂,如果房价看跌,买还是不买?

对于真正的难题,我还是想给大家回顾一下,刚好一个月前,抢房最凶时,我在《地平线》专栏中写过的一点东西,当时我说“别抢房子了”。请注意,我的意思只是,不要在大家都抢房子的时候追涨,“暴涨了,你去抢房子,政府一放地‘哐一声’房价跌下来,你被套了。”

我现在还是这个观点,买房子不要抢,反而是当大家都不敢买房的时候,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长期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永远都是避险的最好地方。”

现在的情况呢?一线城市像上海根本就没有采用加大供地的办法,只是加强限购就把房价给hold住了。所以,上海的调控,可谓进可供退可守。现在房价稳住了OK,如果还涨可以加大供地,如果反而大跌下去了,很简单,再把限购放开就可以了。

对于北上广深,大家一定要摸清调控者的心理,房子是涨好,还是跌好,是大涨好,还是大跌好,你要是上海的领导你怎么选?好了,你可能还是不同意,你会说,房价是市场行为,不是调控者指哪儿就打哪儿的。好的,你说的没错,对于北上广深的房价来说,为什么调控者希望它温和上涨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那是因为这里的房子的确有上涨的市场因素。

为了说明这个市场因素,我给大家介绍一篇FT中文网2014年9月的一篇分析文章,叫做“中国现代住房供不应求”,可以说,这篇文章的逻辑准确地预见了2015年到2016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

该文认为,尽管缺乏中国住房总量的确凿数据,但仍有可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统计结论——当前中国市场现代住房供应是不足的。

“到2012年底,仅有36%的城市常住人口拥有商品房。这意味着,剩余64%的人住在不合标准的非上市住房或老房子中。”“我们就有充足理由认为,当前市场供应是不足的,尤其是长期缺少现代住房。如果正如有些人预测的那样,中国的建筑活动即将崩溃,过去30年里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过程将受阻,大多数城市人口将仍住在简陋居所中。”

这种并非总量而是结构上的供不应求,正是现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的,涨的最猛的一定是一流地段的高品质住宅。

一线城市的房价,真正的决定力量,是“那些希望住上更大、更好住房的人群”。如果他们预期房价还会涨,如果他们抵押贷款成本被降低,潜在的需求就会转化成真正的购买力。

2016年春节前后的情况就是这样,房价的上涨引发了预期的变化,预期的升级演变成了疯狂的抢房。至于投机者,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只不过顺势而为罢了,逆势而为死得很快的。调控者要做什么?很简单,挤出投机,让房价温和运动罢了。

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是,“现代化的有品质的住房,是不是依然供不应求?”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