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险扭亏资管爆发 中国太保净利增长超6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3月27日中国太保(SH601601)对外发布2015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太保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472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净利润177.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4%。
其中,投资资产实现总投资收益达到559.1亿元,同比增长33.2%,总投资收益率达到7.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高;净投资收益398.81亿元,同比增长8.6%,净投资收益率达到5.2%。
而连续几年出现承保亏损的太保产险,终于在去年扭亏为盈。其年报显示,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9.8%,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其中,车险业务收入749.61亿元,同比增长2.4%,综合成本率98.0%,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实现承保盈利。
产险扭亏新增盈利板块
太保产险得以在去年实现承保盈利,得益于电网销、交叉销售、车商等核心渠道加快发展,车险核心渠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0%,在车险中的占比达到55.5%,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而在太保产险非车险业务中,其综合成本率依然高居不下。据其年报显示,虽然同比减少3.7%,但仍然高达108.9%。不过,太保管理层也在3月2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太保产险推进的“e农险”体系建设,创新应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定损等新技术,全年实现农险业务收入11.55亿元,同比增长28.8%,并保持较好的承保盈利水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4年是太保产险业务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其财产保险业务(太保产险及太保香港)综合成本率达到103.8%。经过了换帅、内部调整外加收购农险牌照这一系列举措后,才得以扭亏。
在28日,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4年太保从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手中接过安信农险股权,持股比例为34.34%,成为安信农险第一大股东。如今有计划进一步将持股比例增至51%以上,目前增资计划已向监管部门递交申请。其农险有望成为太保非车险业务中的第一大险种。
相对于其他新型险种,市场更看好农业保险将来成为中国太保的利润新来源。这主要归因于国内整个农险大环境的趋暖。近年来,在政府财政补贴逐年递增的政策力挺下,国内农险业务承保利润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远高于车险等其他主要财产险业务。预计未来国内农险保费规模将从目前的300多亿发展至2400亿,市场潜力巨大。
投资加码
有分析人士指出,产险的盈利,让太保终于摆脱了一块心头病。而去年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向好,以及文件的投资风格,太保成为A股上市险企中净利增幅最大的一家。
太保年报数据披露,太平洋资产管理和长江养老合计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超过2,300亿元;仅管理费收入就达到6.53亿元,同比增长64.9%。另外2015年,中国太保新增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399.45亿元,债券投资总额上升,较上年末增长2.5%,定期存款总额下降,较上年末减少6.7%。债券投资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占比分别为19.4%、30.2%和50.4%。债权计划投资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1.5%,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67.1%。权益类资产占比14.4%,较上年末上升3.8个百分点。
同时,截至2015年末,中国太保非标资产投资1030.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达到12.1%。2015年,中国太保实现总投资收益559.10亿元,同比增加33.2%;总投资收益率7.3%,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主要是权益类资产的买卖价差收益明显增加,以及计提投资资产减值准备减少的综合影响。年报还显示,净投资收益398.81亿元,同比增长8.6%,公司称主要是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3%;净投资收益率5.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