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P2P 不只跑路这一件糗事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理财

发布时间:2015-12-10 16:56:36

摘要:目前,在整个投资理财市场上,还能维持较高收益的领域,P2P 行业已成不二之选。当投资者追逐着年化收益10% 左右的高收益时,国内3000 家左右的P2P 平台,竟然有超过一千家出现问题,因此导致损失的投资者达到14 万人之多。

P2P 不只跑路这一件糗事

目前,在整个投资理财市场上,还能维持较高收益的领域,P2P 行业已成不二之选。当投资者追逐着年化收益10% 左右的高收益时,国内3000 家左右的P2P 平台,竟然有超过一千家出现问题,因此导致损失的投资者达到14 万人之多。

近日,上海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了《中国P2P网贷行业2015年10月月报》,截至2015年10月底,国内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78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3598家(含问题平台)。这意味着,有将近1/3的网贷平台是问题平台。

“10月问题平台相比前几个月继续呈现小幅度下降的态势,与历史同期相比,47家问题平台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去年同期问题平台数量为38家。对投资者而言,每三家P2P平台中就有一家可能是问题平台,要投资选择平台,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光看高收益,显然极有可能落入陷阱之中。”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盈灿咨询常务副总经理马骏接受《CM华夏理财》记者采访时指出。


“快生快死”,问题平台高发地

毫无疑问,中国的P2P平台理财是一个“快生快死”的行业。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此前广东著名的P2P平台红岭创投出现高达1亿多元的坏账,到近期定位于“小而美的P2P理财专家”365金融平台出现资金无法提现,公司相关人员也无法联系,广东已成为名符其实的P2P问题平台高发地。

“今年9月份,公司负责人就不怎么在公司了,员工也渐渐离开;公司员工8月份的工资也还没有发放,其本人也有资金在该平台未能收回。自从6月份出现提现困难之后,公司也曾专门开会解决问题,包括一些重组程序等,当时公司员工觉得还是挺有希望的,但最后并没有出来解决方案。”11月17日,本刊联系到的一位365金融工作人员称。“该平台6月份开始出现提现困难,开始是限制提现金额,到7月份就彻底限制提现。随后,

该平台发公告,表示会重组,其间也有发布相关公告,但最终也未能解决问题。”11月17日,一位上海投资者李明(化名)告诉本刊记者。

而在上海,也有一家超亿元投标无法兑现,疑似跑路的P2P平台。本刊了解到,这家公司名为上海蔬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显示,注册资金为2.18亿元,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

11月20日,有投资人向记者爆料,蔬泽创投网站打不开了,APP无法登陆。这家平台上线短短两个月,发标总额高达1.26亿,今年8月10日发出第一标,11月初网站就打不开了,客服也不接电话了,从注册诞生到卷钱跑路,只短短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蔬泽投资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注册了。虽然蔬泽投资对外宣称注册资本为2.18亿元,但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公示资料显示,它的实际缴纳的资本不过3000万元。注册的资料显示,公司只有6个人,可是经营的业务范围却非常广泛,从投资管理到化妆品,从日用百货、五金器具到体育用品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我不仅投资了上海蔬泽投资,同时还投资了北京丰宏投资。而银行打款的记录显示,两笔款项都是打入同一账号。也就是说,上海蔬泽投资与北京丰宏投资极有可能是同一伙人所建。”上海一名投资者张帅(化名)告诉本刊记者。

据了解,目前,已有200多名网友组建了“蔬泽创投”的维权QQ群。一位受害人在群内声称,“蔬泽创投”未消失之前,网页显示有注册会员“4000多人”,被骗金额约“1.26亿”。有部分受害人专程赶到上海,发现蔬泽创投公布的公司地址根本不存在。


贪念作祟,超高收益“害死人”

在过去三年中,已经有超千家问题平台不断被曝光出来,而缘何仍然不断有投资者被骗,业界也对此疑惑重重。

“事后来看蔬泽投资,它原形毕露,容易辨认得很。不过,事前是否如此呢?如果不是,那这些受害的投资者,当初是怎么落入圈套的呢?我觉得有主要原因是蔬泽投资的超高收益率,吸引了投资者。在比较靠谱的大平台收益率都在下滑的时候,蔬泽投资的收益率还保持在15%-24%,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诱惑。”11月23日,上海一家大型P2P平台首席风险官陈宇受访时称。

在陈宇看来,在市场利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蔬泽投资的收益率还能高出一截,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投资风险过高,要么压根儿就没想过要还本付息。这两种可能性对投资者都不利。不过,还有这么多投资者中计,想来是人本性中的贪念作祟。

“蔬泽投资的媒体曝光率高,形象貌似很正面,打消了投资者的顾虑。在爆料者提供的媒体报道素材中,说的全都是它的好话,形象被吹得很高大上,甚至这家公司在爱奇艺上的形象宣传片还出现了某领导人的身影。投资者心中对平台的疑虑,就这样被打消了。”陈宇指出。

另外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则显示,截至10月底,2015年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4.2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79.1亿元,占比为2. 2%。而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5.5万人,涉及贷款余额约为50.5亿元,占比为4.9%。2013年及之前,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0.9万人,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4.7亿元,占比为5.5%。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从2013年到2015年前10个月,国内P2P问题平台致使投资者损失人数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涉及的贷款金额也是成倍增长。

马骏分析指出,今年前10个月停业平台数量占比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表明小平台由于其资金实力较弱,在网贷行业总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况下难以长久坚持,导致其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选择停业。


海外平台缘何很少跑路?

P2P产生于欧美,流行在中国。《CM华夏理财》了解到,相比于欧美市场的相对规范,中国的P2P市场则显得乱象丛生,缺乏监管。

“P2P的网络融资—以绕过银行的方式发展借贷业务,在欧美繁荣的网络市场,也是近10年的事情。其中,最成功的P2P公司,要数美国的借贷俱乐部。借贷俱乐部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是一家专注于提供线上平台,作为交易服务媒介的借贷公司。他们通常的做法,是让借款人列出他们的借贷需求,经过资格审核后,依照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借款总额及分期贷款期限的资讯,计算出每期应偿还之利息及本金。然后,再将债务总额分割为小金额债券,提供众多投资人(贷出者)参酌债务人的资讯,进行有的放矢的选购。”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陈思进撰文指出。

陈思进分析称,随着行业的成熟,在欧美,P2P这个平台上的贷款业务,已经被大型金融机构所占领,而非中小型投资者,在过去的一年中,超过80%的贷款均出自这些大型机构。

“如今,华尔街的大玩家进入P2P网络借贷,已违背了P2P贷款的原始概念—从一个普通的民粹贷款形式,被高风险的华尔街世界所替代。近来出现的一些最新的借贷平台,已抛弃个人投资者,把重点放在吸引大型机构了。”陈思进表示。

本刊了解到,在目前的中国,由于公民信用体系依然严重缺失,由民间金融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债务人跑路的现实案例中,无一例外是金融监管不完善的恶果。但在中国渐进式发展的经济金融体系下,先入场后定游戏规则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常态规则制定模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