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像神一样美丽

作者:夏学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1-11 23:06:30

摘要:《顾城哲思录》是一本集中了顾城的零碎性文字的书,基本形成于1987年5月之后顾城的去国时期。这些顾城的后期思想散见于谈话、访谈、演讲中,它们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的即兴和片段色彩。顾城不愧被誉为“童话诗人”,他的心是赤诚的,文字是干净的,真实,不做作。他的诗,不太好懂,而读读这些随笔类的文字,更容易理解他

人可以像神一样美丽

夏学杰

《顾城哲思录》是一本集中了顾城的零碎性文字的书,基本形成于1987年5月之后顾城的去国时期。这些顾城的后期思想散见于谈话、访谈、演讲中,它们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的即兴和片段色彩。顾城不愧被誉为“童话诗人”,他的心是赤诚的,文字是干净的,真实,不做作。他的诗,不太好懂,而读读这些随笔类的文字,更容易理解他的思想。

   请原谅我的八卦,看他的文字我总是不免要与他的生活相对照,实在是有太多的文字直接就跟他的生活画等号的,这本身就是他的生活随感集。“他如此忠于自己的心和感知,以至于逃离了人世。”这不就是在说自己吗?即便是说世事,也离不开自身的遭遇与感受。正如陈丹青所言: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这两个理想,他都实践了,只可惜都没有成功。从1988年开始,顾城和妻子谢烨,以及后来的情人英儿,三人隐居在新西兰激流岛,过着世外桃源,甚至还有几分女儿国色彩的生活。可是他铸造的精神家园,是违背现实性的,至少违背人之常情。英儿说:“我渴望过正常的生活。”谢烨也过得很累,她的人生同样也是被扭曲的。所以她俩注定会逃亡。顾城说:“我的笑话不过是把大观园搬到了山里,忘了林黛玉的药锄是葬花用的。”他还得用药锄刨生活。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 顾城说:“遥远的地方是美丽的,因为它只存在于你心里。”其实,远方的美好,存在想象里,不过是一种寄托罢了。而人又不能总寄托于未来,那岂不是永远活在梦里,活在自欺欺人之中?在顾城看来,理想本来就是幻影,不可实现,或者说能够实现的就不是理想了。“任何理想啊,它同实现是两回事……越是高于人性的理想,它就越不可能实现。硬要去实现,那就只有采取种种与理想本身不容的非常手段了,因为它必须让所有人一直永远地坚持做高于人性的事情。”其实,他不乏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人很小,人对人生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感觉。”“不要相信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因为诗人对世界的要求永远是苛薄的和过度的”。

   人能纯粹干净地活着吗?顾城是深切地体会到芸芸众生的艰辛与不易的,所以他说:“人可以像蚂蚁一样地生活,但是可以像神一样美丽。”“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可以说他为此奋斗了终生而不可得。他是天才,他又算幸运儿,很早就爆得大名,那时欧洲喜欢他的诗,给他提供了不错的创作条件。比起梵高、叔本华等人才,他幸运多了。他唯一缺少的,恐怕就是像叔本华那样继承一笔让自己衣食无忧的遗产。后来,顾城退而求其次,依然不可得。他在最后一封家书中写道:“人真是,不明白,劫过了,才知道,骨肉真胜于种种虚幻的事情。人要能爱已有的一切,便是福了。不能把希望当现实。其实希望大半是虚妄的。”可惜,他的一生尽在虚妄中,最后英儿、谢烨都不想再维护这个虚妄了,于是他的世界就坍塌了。顾城的一生,就是一个梦,而梦终有醒的时候,那时一切都将破碎。

   想想他后来的选择,简直就是一个莫大的讽刺。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走得太远,似乎已忘记了当初。他说:“大家都抱怨复杂,却不愿想自己就是复杂的根源,麻烦都是自找的,只要诚心,就会看见世界简单至极。你需做的只是扔掉目的而已。这时你自由自在,人人自由自在,天下太平无事。”不知道,他在死之前,是否还做如是之想。假如世界不复杂,他又何必做出那种最无奈的选择。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