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工作会议上传出了什么信号?

作者:金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10 11:42:39

摘要:8月7日上午9时30分,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改委对面一间可容纳50人的会议室内,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会议正在召开。“歌功颂德的话不要讲,直接讲问题”,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关负责人的一句开场白,为这一长达近四个小时的会议定下了基调。

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工作会议上传出了什么信号?

金雪

    8月7日上午9时30分,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改委对面一间可容纳50人的会议室内,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会议正在召开。“歌功颂德的话不要讲,直接讲问题”,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关负责人的一句开场白,为这一长达近四个小时的会议定下了基调。

    参会人员至少有六方面构成——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吉利、比亚迪等代表了国内主流车企;博世、马勒等代表了跨国零部件制造商;国机、利星行、广汇等是经销商集团的代表;北京北亚汽车交易市场代表了有形汽车市场。此外还有国内多家律师事务所代表……当然,会议的主角则是近两年在国内汽车业掀起反垄断巨浪的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希望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因为这关乎即将出台的《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前瞻性;而对其余各方来说,准确完整地表达各自的诉求,将有利于自身在反垄断常态化的过程中获得主动权。

    事实上,今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正式宣布《汽车业反垄断指南》启动草案制定工作后,执法部门便制定了一份反垄断调查问卷分发给汽车制造商、配件制造商、经销商集团等。这一问卷根据《反垄断法》相关条款,请答卷者在各个涉嫌违法的行为领域中列举具备商业合理性、必要性和正当性的具体情形并给出理据。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一轮问卷调查,接下来还会根据问卷答复做出更详细、更深层、范围更广的问卷调查和后续调研,充分了解整车企业、经销商、配件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想法。”8月7日,发改委价监局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显然,8月7日的这一特殊会议便是此轮调查问卷的有益补充。

    “通过反垄断执法的手段来保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是执法机关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发改委价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年前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汽车反垄断的研究工作,并且在三年前的汽车流通年会上第一次发出声音,明确告知车企和经销商“哪些事情不要再做了”。

    然而,政策体系的不够完善,加之行业盛行的“潜规则”,让不少汽车企业对国家发改委的告诫置若罔闻。“前两年,可能各大汽车品牌都认为我们自己不会犯法,因为我们所有做汽车的(企业)长久以来都是按照授权制度做的。比如区域的划分,最低价格的限制等等。”有参会的主机厂代表坦言。

    “顶风作案”的后果很严重。从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的9个月内,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已先后对宝马、奥迪、克莱斯勒、奔驰四家整车汽车企业以及旗下品牌经销商做出反垄断处罚。此外,日本住友、电装等12家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同样遭受了处罚。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上述汽车业反垄断罚单处罚总金额高达16.58亿元。

    不过,在发改委价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目前汽车企业反垄断仍存有疑惑和认知上的空白,需要进一步指引和明晰。“有些确实需要执法机构明明白白的说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有合法性空间,哪些事情是完全不可以做的,这在欧盟和美国市场的反垄断领域都已有相关指引、条例和案例。”

    这也正是酝酿之中的《汽车业反垄断指南》的关键意义所在。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企业理解还有一些偏差。”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组成员、社科院学者苏华表示,“厂商可以设置最高转售价,但最高限价在实际执行中不得转化为固定转售价或限定最低转售价。‘指南’将对纵向价格问题做出细化指引,解释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思路,希望给业界提供更多的合规确定性。”

    此外,指南还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于互联网汽车、平行进口以及汽车电商等新兴业态中所涉及的垄断行为的认定与豁免,也有望在《指南》中体现。

    “汽车反垄断指南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初稿,并在一年内公布。”紧闭近四个小时的门终于被推开,会议室内传出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最后总结”。而在当下,整车与配件领域均有企业正被立案调查,汽车业反垄断仍将疾风劲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