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化肥业潜规则调查:定制肥虚标氮磷钾含量

作者:李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03 17:53:20

摘要: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对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多家化肥生产企业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生产“定制肥”现象,虚标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更是十分普遍。

化肥业潜规则调查:定制肥虚标氮磷钾含量

  见习记者 李超 菏泽、南阳、平顶山、荆门报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长期以来,化肥对我国农作物的增收、丰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华夏时报》记者历时一个多月对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多家化肥生产企业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生产“定制肥”现象,虚标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更是十分普遍。

  “要什么含量生产什么含量”

  7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工业园区内的河南正天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天阳光)。该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总投资8000余万元,拥有年产40万吨复(合)混肥生产线一条,年产20万吨精品生物有机肥生产线一条,年产20万吨优质高氮肥料生产线一条。

  但奇怪的是,正天阳光法人、总经理侯建林却称,其公司“年销售总量仅为几千吨”。后来记者通过调查才了解到,这是一家主要生产“贴牌肥”、“定制肥”的企业。

  记者在正天阳光的厂区仓库和生产车间内看到,存放着山东烟台优施丰肥料有限公司、山东蒙阴中正肥业有限公司、湖北天门福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阿波罗(连云港)化肥厂等多家化肥企业的产品。

  “我们和多家企业有合作,这些产品是他们授权我们生产的。”正天阳光负责销售的一位侯经理这样解释道。不过记者现场看到,这些“定制”产品包装上的生产地址仍是原企业的地址。

  “我们可以按照客户需要进行生产,要什么含量生产什么含量,保证没问题。也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网站页面,加大对客户产品的宣传。”侯经理向记者坦言,客户既可以用正天阳光的厂名厂址、包装,也可以用上述江苏天化、烟台优施丰等包装,而外包装上标识的养分含量也由客户自行确定。

  这并非个案。记者随后调查了河南南阳市内乡县境内的壮田肥业有限公司和南阳农丰肥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中小规模的化肥企业,均称可以生产“定制肥”、“非标(氮磷钾含量比标识的少)化肥”。

  记者走访了正天阳光的一些客户发现,所谓的“定制肥”普遍虚标含量。在河南西峡县西坪镇化肥销售点,记者注意到,山东蒙阴的奥欣牌化肥,包装袋上标的是12%的钾。“实际上钾的含量只有8%—9%。”零售商周先生直言,“具体含量可以和厂家定,一般我定的含量和包装袋标的差3个百分点左右。”

  淅川县荆紫关镇一规模颇大的化肥销售商则干脆告诉记者:“正天阳光生产的肥料根本不能用,本地人都知道,他们的化肥在本地卖不动,都卖到附近周边地区去了。”随后,记者走访了毛堂乡、西簧乡等淅川县的多个乡镇发现,确实鲜有卖正天阳光生产肥料的零售点。

  而一些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现象。湖北金山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湖北金山磷化)是金山集团旗下独资的高塔复合肥生产企业,位于金山磷化院内。7月16日,记者在生产车间内看到,堆积的化肥中,有湖北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华农、烟农硫酸钾等多个外厂的化肥。

  该公司苏经理指着印有“罗马利亚”牌小麦专用复合肥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给安徽客户生产的,包装是他自己的,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13%和7%。”

  苏经理进一步表示:“如果用我们的25-13-7(氮磷钾含量)包装,但实际上氮磷钾含量只有20%、10%、5%,和标的不一致,这样的我们也可以生产。但是要写一个协议,在市场上出现问题,由你们自己负责。”

  实际上,苏经理也清楚这么做是违规的。“我们公司自己不允许这么做,因为市场上的查处力度很大,含量差0.5%是正常的,差1%就不正常了,按3倍罚款,1吨肥2000元,得罚你6000元,我们不承担这个责任。”

  事实上,个别特大型上市企业也存在类似情况。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000902,以下简称新洋丰)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高浓度磷复肥和新型肥料为一体的大型磷化工上市公司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磷复肥企业前三强。

  7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菏泽的新洋丰全资子公司——山东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车间里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也有生产定制肥的情况,但是相对较少。“合作也可以,但得用你自己的包装。”山东新洋丰一位区域销售经理强调。

  影响粮食产量

  虚标含量化肥会导致什么结果?业内专家表示,会导致农作物相对减产,只是对减产的影响颇具有隐蔽性。

  记者从官方也得到类似的说法。“目前市场上的化肥的确有一部分养分含量不够,如果化肥货真价实的话,我国的粮食产量会有新的突破。”河南省南部某县化肥监管方面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比如使用含量足够的化肥亩产可达到1000斤的话,含量不够的化肥产量可能也就七八百斤。”

  尽管受伤的是农民,但在现实中并不易发现。“老百姓才不管含量到底够不够,只要上了化肥有效果,对庄稼和土地没害就行,就能卖出去。”多位化肥零售商告诉记者。事实上, 即便农民发现是劣质化肥,维权成本也相对较高。

  “化肥检验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价格比较贵,检验一次要200元—300元,农民舍不得花钱检验,这就给劣质化肥提供了生存空间。”河南工商系统一位官员表示。

  包括“定制肥”、“非标肥”在内的化肥业造假现象近年来趋于严重,一方面受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与整个行业情况相关。据了解,在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背景下,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化肥总产能已达到13167万吨,化肥产量达到8011.73万吨,而我国化肥需求量仅为6610万吨,生产过剩量在1401.73万吨。

  而早在2013年,国内化肥行业产能、供货量过剩局面就全面爆发,导致化肥销售价格大幅走低,企业利润严重缩水。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是不惜铤而走险。

  化肥监管机制缺失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定制肥”,还是“非标肥”,尽管生产厂家明知虚标氮磷钾含量违规,但大都无所顾忌。

  对于生产不达标的劣质化肥,河南正天阳光生物公司法人侯建林坦承:“目前有一批货含量不够,总含量差3%-5%,每袋成本就可以节省四五块钱。”按照侯建林的说法计算,其生产的不达标化肥每吨可节省成本80元—100元。

  更极端的例子是河南平顶山市郏县近百户农民购买假化肥案。据受害农民赵发五回忆,今年5月下旬,他受邀到县委党校礼堂参加“技术培训”,后被推荐购买了10吨“牛兴”智能缓释玉米肥的协议,共280袋,没想到这些化肥是“三无产品”。于是,他向郏县工商局、农业局报案,但一直没有结果。记者采访获悉,郏县县委县政府曾经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此事,但事发至今已有2个多月,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7月28日,记者分别到郏县工商局、农业局和质监局进行了采访。

  郏县工商局纪委书记王随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只针对流通环节进行处罚,已针对牛兴牌壮田肥虚假宣传和无证经营处以了1.5万元的罚款。按规定这个案子在我们这已经结案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找质监局。”而郏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张政权则称,他们只对郏县本地的企业进行监管,外来的化肥不归他们管。

  “当时是工商局立的案,农业局协助调查,农业局没有立案,我也没有参加取证,不知道有多少农民受害。”郏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张廷玉称,“检验报告结果是合格的,氮肥氮的含量达标,而微量元素用千分号标,检验机构称无法检验。”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建议,杜绝中国化肥业乱象,不妨学习以色列的化肥备案制。以色列对化肥生产备案要求比较宽松,但对化肥“出检”卡得很严,这样既可以保证化肥的质量,又可以管控市场流通的化肥产品数量。

  上述河南工商系统官员则提出,“应该建立化肥检验普惠机制,比如像新农合一样,检验一次国家给你报销60%或者更多,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农民去做检验,劣质化肥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