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全球忧利弊

作者:黄日涵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17 13:40:22

摘要:虽然外界存在不少的质疑声,但耶伦仍坚持认为由于预期劳动力市场将稳步改善,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

美联储加息:全球忧利弊

  ■黄日涵

  美联储主席耶伦7月15日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发表了美国半年度证词陈述的讲话。讲话中耶伦再次强化了美国可能将在9月加息的预期。虽然外界存在不少的质疑声,但耶伦仍坚持认为由于预期劳动力市场将稳步改善,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

  美国劳工部7月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非农部门6月份新增就业岗位22.3万个,失业率从上月的5.5%降至5.3%,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其中,失业时间超过27周的长期失业者人数大幅减少到210万,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降至25.8%。此外,数据也表明美国PPI月率在6月份上升0.4%,高于预期0.2%的升幅,前值为上升0.5%;PPI年率降幅缩窄至0.7%,低于预期0.9%的降幅,前值为下降1.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国内经济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复苏势头非常强劲,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虽然今年年初美国遭遇了暴风雪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发展。各方面情况显示美国经济处在温和增长中,房地产市场正在壮大,失业率可能会延续逐渐下滑的势头。

  在过去30年中,美联储一共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最近一次是在2004年到2006年,美联储是否在9月加息主要取决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心通货膨胀率向2%的目标水平靠近,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就业有持续向好的趋势。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美联储今年首次加息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如耶伦所说放在9月份,当然除此之外,油价的波动以及美元的走强这两个因素,也可能会让美联储暂时放缓加息的脚步。

  美国实行的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复苏,但与此同时,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由于商品交易或外汇套利可以提供更高更快的收益,大量的货币就会流向这些领域;加上大量美元不断注入市场,必将稀释美元的价值,所以美元也会不断地贬值,并最终拖累美国经济。因此此次结束 QE3 表明了,美国货币政策将步入正常化进程的转换阶段。

  综合来看,美联储小幅加息不仅有利于保持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时对于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目前,欧债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希腊债务危机仍然在吸引全球的目光,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在这一情况下,美国经济延续向好势头对全球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可以有效推动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从长远角度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经济引发的通胀以及金融危机的风险。

  人们最担忧的还是美联储的加息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大亮点。然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并不完善,因此美联储的加息对能源出口依赖比较严重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将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其中,俄罗斯是较为典型的代表。对于中国来说,美元的加息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资本外逃。具体而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新兴经济体大多为资源国或生产国,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蕴含较大的经济风险,而且新兴经济体大多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经济结构也严重失衡。在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由于全球经济的颓靡,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大多出现了经济放缓的情况,更何况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本就不够强,尤其是一些基本面较差的新兴经济体,还存在外债过高、外汇储备不足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由于美联储的加息而引发连锁效应,最终拖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美联储本轮的加息预期最终的出台,虽然将取决于美国经济总体的走势,但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不断高企。随着美国经济的走强,全球的政治经济环境自然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全球贵金属的价格将可能长期在低位徘徊,大量的资本也将回流到美国,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2016年美国大选临近,美国经济的复苏也极有可能刺激新任的美国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策略,尤其是美国将加大“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力度,保持遏制中国发展的态势,加上中美两国互信依然处在低政治层面,因此,未来一两年内也要谨防中美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摩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