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发改委允许融资平台借新还旧 城投债“后门”开缝

作者:胡坤 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6-26 23:21:13

摘要: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一份文件,对企业债进一步放开限制。

发改委允许融资平台借新还旧 城投债“后门”开缝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坤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一份文件,对企业债进一步放开限制。

    这份文件其实是《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的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补充说明》)。该《补充说明》称,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40%的发债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运营资金。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对本报记者表示,这项规定对于各地债务缠身的城投公司意义重大,对于经济稳增长也有帮助。

    “允许借新还旧确实能避免企业债大规模违约现象的发生,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对本报记者表示,各地的城投公司鱼龙混杂,这项规定会让那些“该死”的公司死不了,从长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冯建林博士也表示,光放宽城投债的发行也解决不了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投融资的改革。

借新还旧开绿灯

    这份从6月19日起在业内流传的《补充说明》进一步放低了企业债的发行门槛,将不受发债数量指标限制的企业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其主体信用从以前必须的AAA级下降到AA级。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还是允许企业发新债还旧债。

    《补充说明》除了允许信用等级不低于AA且债项级别不低于AA+的发债主体使用不超过40%的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运营资金外,还允许满足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专项用于偿还为在建项目举借且已进入偿付本金阶段的原企业债券及其他高成本融资。

    李奇霖认为,这项规定虽然是面向所有发债企业的,但对于那些各地的投融资平台格外重要。温来成则表示,这项规定其实就是为地方投融资平台量身定做的。

    “在2013年审计署将投融资平台的债务进行甄别之后,城投债这个词在理论上就不存在了。”温来成指出,从那之后,城投债就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了地方政府的地方债,另一部分就成了城投公司的企业债。《补充说明》表面上是面向所有的企业债,但实际上主要是针对那部分由城投债转化而来的企业债。

    据温来成介绍,借新还旧其实一直就存在,“虽然政策没有明确允许这样做”。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政府债务审计报告中提道,“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举借新债偿还的债务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超过20%。”这种情况在2014年依然存在,当年的审计报告指出,2013年6月底至2014年3月底,9个省本级为偿还到期债务举借新债579.31亿元,但仍有8.21亿元逾期未还。

    自2014年“43号文”出台后,政府对于企业发债的管理更加严格,但企业发债借新还旧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温来成指出,如果此次发改委发布《补充说明》确实属实,那也是正式承认了此前一直存在的这种做法。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发改委先后多次下发文件,一步步放宽城投债的发行,允许借新还旧。4月9日,发改委还下发了《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等4个指引,大幅放松了发债限制。其中,指引并没有限制债券的品种,可以是一般企业债、项目收益债等。

    “一向严控的城投债被放宽,能满足各地上项目缺资金的现实。”6月24日下午,发改委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稳增长隐患

    发改委明确放开城投债借新还旧,在温来成看来,除了承认此前一些台面下的做法外,显然还有更多的考虑,“城投公司的债务压力现在非常大”。

    “43号文”明确提出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上要“开正门”和“堵后门”。所谓“开正门”就是按照今年1月实施的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应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而“堵后门”是指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剥离了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这样一来,地方融资平台此前的官方性质消除,其举债也就必然受到了影响。

    冯建林表示,今年一季度企业债发行量不足1000亿元,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就是“43号文”中决策层对地方债的地方政府信用进行了切割。

    在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举债搞建设的“后门”被堵住之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PPP模式短期内又难当重任。眼下,前几年集中建设的基建项目陆续到期,在建工程和已建成但暂时未产生现金流的项目很多都存在巨大的流动性缺口,急需要新的融资渠道来填补缺口。

    “《补充说明》出台后,允许借旧还新了,那么城投公司就可以将一部分发债收入用于当年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可以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债务违约,从而避免对市场形成冲击。”温来成表示。

    李奇霖认为,企业债的进一步放松,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债务风险,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他指出,在目前外需疲弱、房地产下行以及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不强的背景下,新增基建投资是惟一切实可行的稳增长办法。不过他同时指出,《补充说明》出台之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城投公司企业债一定程度的增加,要注意防范这些新增债券对市场的冲击。

    温来成指出,各地城投公司的情况非常复杂,区、县一级的公司情况不容乐观。“说白了,这些公司就是当时为了圈钱而成立的,其偿债能力非常弱。”他指出,放松企业发债,允许借新还旧,确实可以缓解这部分城投公司的还债压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对这些城投公司进行重组,能够生存下来的,就将其推向市场,那些不能生存的,“还不如现在就把它关掉,免得一直背着这个包袱。”据他分析,这些投融资平台现在都是独立法人,是可以破产清算的。

    “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投融资改革不到位。”冯建林表示,眼下银行贷款的条件太苛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政府不改善企业与银行间的关系,放宽城投债的发行也解决不了问题,毕竟额度太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