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六大配套措施 十三五规划“不讲”延退
摘要:十三五规划“不讲”延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延迟退休就像一个“马蜂窝”,一捅则乱。如今,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该问题延伸出了相应的配套方案。
“延迟退休的说法并不准确,那只是一个结果,我们之前的方案也仅是想计算出多大年龄领取养老金才能使养老金达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国家必须先规定一个全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然后按照‘早减晚增’的机制运行。”5月5日,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中不会直接涉及延迟退休方面的内容,但会提及大龄人员就业参与率等方面的内容。
人社部此前曾表示,2017年将正式推出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2022年后正式执行。那时我国的平均寿命已接近80岁,按照业内常规的算法得出,我国全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5岁,也就是说,在此年龄之后领取养老金的人员领的越晚额度越高。
“可选择”走出僵局
作为养老政策未来的走向,延迟退休已不再是个选择题,但何时退休的选择权应交给个人。
“我一直主张何时退休可选择,也就是政府可以定一个全额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但何时选择退休的主动权在个人手上。”5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中国和很多发达国家的阶层结构不同,发达国家都是以中产阶级、白领为主,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接受延迟退休,但中国70%都是蓝领工人,还有两亿八千万的农民工,因此,弹性退休才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选择才会使大家不会那么纠结,运行阻力也就会小很多。
事实上,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速,各国都在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缓解养老压力。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22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67个国家和地区规定了法定退休年龄,占总的国家地区数的73.25%。同时,世界上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在60岁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有65个,占38.92%。其中,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的国家和地区有44个,占26.35%。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最高,男女均为67岁,同时,作为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律国家之一的美国和英国也将未来退休年龄分别延迟到了67岁和69岁,但其中大部分均为可选择的弹性机制。以美国为例,退休年龄的设置并未选择“一刀切”的模式,而是按人口出生时间动态设定。在具体执行时,采取了三档式的弹性激励方式。
“延迟退休已经到了必须推出的时候,但将是渐进式,不能一下子延迟太多年龄。”5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前任院长董克用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按照退休年龄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便可退休,但从实际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的实际退休年龄跟法定退休年龄是有一定差距的。2005年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2岁,2010年这一数字尚不到53岁,如果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来计算整个提前退休者的比例,大概有将近89%的女性、58%的男性并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弹性、可选择的兼容并蓄的退休制度,不光是对广大劳动者基本意愿的尊重,也可以减少改革阻力。
六大配套措施助力
延长退休年龄已无力可挡,但延迟的理想化前提是有工作可做,因此,为这部分人群创造就业条件成为了未来关注的焦点。
“45岁太老了?55岁多余了?我们连65岁的人都雇呢。”这是德国一家工程公司的广告词,但在我国,女性40岁以后、男性50岁以后均属于就业困难期,很多企业都不愿再雇用这部分群体。
“‘十三五’规划我们会从根上让整个社会认识和理解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现状,并为此准备了6个配套措施,即加强教育;调整养老金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大龄人员就业创造条件;清理我国鼓励人们提前退休的政策;不讲延迟退休。”杨燕绥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欧洲大龄人员的年龄范围为55-69岁,在中国,此年龄段为50-64岁,“十三五”规划所提及的为大龄人员就业创造条件主要涉及的就是这部分群体。
其实,退休并不意味着不再继续劳动,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是这样一个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都阳曾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65岁以上仍然保持就业的比例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18%,美国的这一数据是22%,同时,根据中国六普的资料了解到,我国65岁以上老人的就业率是21%,主要集中在农业,同时根据研究得出,有1000万人边工作边享受养老金的群体,这就意味着我们退休制度的设计本身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延迟退休年龄必然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影响,但老龄化就业应和整个人口的发展连起来考虑。”唐钧强调。
据记者了解,养老产业一旦发展起来,会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根据已经实施延迟退休的国家经验来看,同样会在整个链条上进行改革。比如,有些西方国家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鼓励年轻人多上学晚就业,也就是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的学业国家给予高额补贴,这部分补贴足以支付日常的生活开销以及学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