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商业哲学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戴尔从创立之初生产家用电脑的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涵盖电脑、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全能企业。本期,戴尔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Dell将为大家介绍他的商业哲学。
选对商业理念
1986年,在戴尔成立两年后,公司做出了三个重要的决定:拓展海外市场;在服务和支持方面做到领先;找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做客户。
在这三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个人电脑服务方面,戴尔开启了现场服务项目,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在90年代中期,就是进入服务器行业。
谁做的这个决定呢?作为数据控,公司的管理层一般会先收集很多数据,再集体进行商议探讨,最后作出决定。利润增长点在行业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对手以服务器为手段来增加客户端市场的竞争力,所以我们也要做出转变。
在服务方面,我们也努力做到最好。有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戴尔开通很多渠道与客户沟通,我们开通了博客,还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叫思想风暴。我们为客户提供了评论的平台,公司内部人员也可以交流新的想法,客户可以上网为我们提供建议,我们会认真采纳。
同时,我们还善于总结经验。1989年,也就是我们上市的第二年,我们在库存管理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具体来说,就是这个行业的技术不断经历着转型,在其中一次转型中,我们搞砸了。幸运的是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现在戴尔算得上是世界上库存管理做的最好的公司之一,也成为了最会应对技术转型的公司。此后戴尔迅速发展,仅四年的时间,就壮大了十倍。突破这个瓶颈之后,公司开始连续8年每年保持80%的高速增长。
上市帮我们吸引到客户和员工
为了找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做客户,戴尔决定上市。戴尔上市的原因,首先是流动性需求,企业需要筹得更多资金;同时也为了吸引注意。
作为一个只有四五年历史的年轻公司,在电脑行业想要吸引大家注意很难。所以上市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吸引到更多的人,这其中包括客户和员工。
上市后,我们采取措施增加财政透明度,提高公司的名气。要知道,像美孚、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公司是不会从他们不了解的公司购买商品的。现在,他们看到我们公司的时候就会说:“我知道这家公司,我用过它们的产品。”
公司日益发展之后,前来应聘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从其他公司招人,但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他们的经验。例如我们不是照搬通用电气的模式,而是研究该公司的运行方式,然后说:“好,我们要建立起戴尔自己的模式,以适应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业务,并能完全为自己所掌握。”
我们是不断去分析的企业,也是实干型的企业,我们每天把产品卖给成千上万的客户,所以也是重视执行的企业,少了以上任何一个因素,戴尔都不会成功。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