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乌龙指”后看股指期货。

作者:喻猛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16 15:25:00

摘要:“乌龙指”后看股指期货。

“乌龙指”后看股指期货。

资本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以证监会定性为“内幕交易”和罚没共5.23亿元而告一段落。投资者通过这一事件,吸取经验教训,找到投资之道,即如何控制和管理股票现货投资的风险,最好的方式当是对股指期货的了解与掌握。

816日,光大证券系统出错,沪深300指数瞬间暴涨。面对非市场原因推高的股价,其高位买入的股票可能产生巨额的损失,光大证券迅速将部分股票转化为ETF卖出,由于数额有限,流动性较差,其后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进行对冲,当天卖空7000多手股指合约,股票市值近50亿元。

如果不是涉及内幕交易的话,光大证券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头寸的预先申请规模,期货保证金的储备,交易通道的畅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利用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保值的效果可以说还是不错的,技术层面上对于巨额超量股票现货进行了风险控制与管理,对于短期风险进行了规避。在这一突然的行情中,有不少机构快速地在期货市场上利用股指期货进行了保值。

众所周知,股指期货功能之一便是对冲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我国在20104月推出了首股指期货品种,目前很多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这一工具。对于机构而言,其持有股票现货巨大,面对短期风险,股票的短期巨量进出必然会产生流动性问题,加剧股市的暴涨暴跌。而通过股指期货买卖对冲操作,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816日为例,当天股指期货成交量超过132万手,光大证券的7000余手空单量不到总成交量的1%,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同时,这些空单则为其避免了将近亿元的损失。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大量进行股指期货保值并无必要,但了解机构可能对于这一工具的运用很有必要。同时可利用股指期货的卖空机制和保证金机制,规避单一做多股票的风险,灵活操作,运用期货手法和策略获取投资回报。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