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 Wu秀场捧出来的“妖孽”
吴莫愁火了。可这把火,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战火。
喜欢她的人,恨不得把她供起来;不喜欢她的人,恨不得直接冲上舞台,把她拉下来,踹上两脚。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西方美学史上著名人物形象——卡门。
“妖孽”的腔调卡门,是法国文学巨匠梅里美《卡门》的主人翁。她是一个未受礼俗浸染、原欲放任、酷爱自由的茨冈(吉普赛)女郎。在卡门的引诱下,士兵唐·约瑟陷入情网,并抛弃了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他被军队开除,追随卡门开始了走私生活。但是,不受传统礼教约束的卡门,很快又爱上了斗牛士吕卡。约瑟与卡门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文化和价值观冲突,卡门拒绝了约瑟的爱,最后死在约瑟的剑下。
《卡门》完美诠释了西方原欲美学的精髓,当初在欧美文艺界广受争议,但今天却备受推崇,其形象已被搬上电影、电视、歌剧、舞蹈、绘画等众多艺术殿堂。吴莫愁从小跟随父亲的大篷车在东北、华北各地流浪卖艺。这种经历,与茨冈人流浪卖艺的真实生活惊人的相似,必会对吴莫愁随性自由、不拘格调、只知尽情展现内心、表现原始情绪的演唱风格,产生无意识层面的心理辐射。而这种从内到外的辐射,恰好就是茨冈精魂。
东西方美学的斗争
吴莫愁刚刚秀完,便得到了好莱坞的热捧。这恐怕与西方对“茨冈精魂”的崇拜密切相关。而在以中庸美学构建的东方艺术殿堂中,有很多大家可以远观西方原欲美学,但决不愿失去东方美学的个性价值。
所以,刘欢在听完吴莫愁的演唱后问:“这到底是要干什么?”那英更是直言,“你这不是《痒》,是膈应(腻味)!”但是,社会大众多半只会跟风。于是,有人直斥吴莫愁“太古怪,属于雷鬼乐”。有人说:“简直是虐待耳朵。”有人甚至由音乐转评至外貌,“哎呀妈呀,把小孩子都吓哭了!”这就是吴莫愁点燃的东西方美学的战火。然而,默多克、黎瑞刚等音乐资本的所有者,在这场战火中却看到了真金白银。他们知道,西方人一定会崇拜吴莫愁身上的茨冈精魂。而中国市场既然能够附庸风雅、跟风似地去欣赏电影、歌剧、舞蹈、绘画领域的《卡门》,当然也可以慢慢学着跟风似地去欣赏“吴莫愁原汁原味的茨冈精魂”。就这样,吴莫愁火了。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