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纤细的命运,厚重的苦难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01 15:43:00

摘要:纤细的命运,厚重的苦难

纤细的命运,厚重的苦难

话剧:《活着》

原著:余华

导演:孟京辉 主演:黄渤、袁泉

地点:上海艺海剧院

时间:8月13日-8月17日

《活着》是余华最成功的作品,现在,它也成了孟京辉最成功的作品。福贵,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地主少爷,赌光了家产、气走了老婆,随着近现代中国一起,经历着悲惨的人生浮沉。千钧的苦难,压着细如发丝的命运,这一切都将浓缩在方寸舞台和180 分钟的时间之中,并且充满了孟京辉式的魔幻舞台手法。

你大可忘记张艺谋的电影、忘记葛优的表演,因为黄渤和袁泉的表演将比你想象的更精彩。你和演员们同在一个空间,当黄渤在舞台上用尽全身力气、连续砸破20 多个水瓶时,他的震颤将直抵你的皮肤,这是书本与银幕都不能具备的力量。

余华和孟京辉的合作,带有某种宿命的味道:都是60 年代生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在艺术上,两人都极富探索精神,实验性很强,出道时都曾被冠以“先锋”之名。他们的联手,就如同一对夫妻,走进殿堂的那一刻,人们才发现:天哪,原来他们是这么般配。《活着》的舞台,充满泪与笑、动与静、光与暗、希望与绝望——以及生命的纤细与苦难的厚重。

拼贴,“剪刀加浆糊”的城市精神

歌剧:《Cut 'n' Paste: From Architectural

Assemblage to Collage City

地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时间:2013.07.10-2013.12.01

“剪刀加浆糊”这种“拼贴”的艺术方法正是现代艺术的精神——解构主义。所谓解构主义,就是完全抛弃结构,什么符号中意,就拿来什么符号,然后胡乱贴在一起。什么? 你说这不就是混搭吗?Bingo !混搭也是拼贴的一种嘛!

德国设计对话中国

歌剧:《对话式设计—德国GMP建筑

师事务所作品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时间:2013.08.08-2013.08.25

德国GMP 建筑师事务所最著名的作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设计。国博新馆内部,既有简约的现代艺术线条,又契合了原建筑雄浑庄严的老苏式气质,堪称“对话式设计”的典范。

来自故乡的费加罗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原著:(法)博马舍

作曲:(奥地利)莫扎特

地点:国家大剧院

时间:815-818

这是国家大剧院首次演出《费加罗的婚礼》。故事发生于西班牙塞利维亚,而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恰好在此长大,可以期待他带来的原汁原味的塞利维亚城市风貌。

一个好创意的倒掉

电影:《人类清除计划》

上映日期201367日(美国)

为了降低犯罪率,每年有12 小时的时间,法律失效、国家机器停转,人们可以肆意犯罪……这确实是一个挺给力的主意。虽然导演把它拍成了一部到处喷血的级片,不过闲来无事看一看,倒是可以思考一下:假如真有这么一晚,你会去杀谁?假如真有这么一晚,谁会来杀你……

神棍的逻辑

科幻小说:《阿英格姆》

作者:(俄)德米特里·普列谢茨基

出版:新星出版社

这是一本套着科幻小说外衣的“神棍”哲学书。“多维空间”、“平行宇宙”的概念并不稀奇,然而作者凭着想象力,将多维空间和平行世界历历在目地展现出来,并且通过主人公在多维空间的历险,寻找宇宙创始时就存在的人类文明的宿敌。打开这本装帧如圣经一般的书,你仿佛打开了关于人类未来的启示录。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