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永远都是人造的
摘要:这一轮的牛市也越来越像房地产。楼市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杠杆,大家总是要贷款买房的,而现在的行情基本上已经被杠杆左右了,为什么有不断创纪录的交易量?因为有增量资金,增量资金从哪里来,从四面八方来,从加杠杆中来,从源头的金主来。
程凯
牛市来了,人人都高兴。
我说牛市永远都是人造的,不是贬义,当然也不是褒义,因为不管哪个牛市都是赚钱效应导致的,都是大家追涨杀跌搞出来的,所谓牛市,就是只追涨不杀跌的市场而已。
牛市有牛市的好处,解决财富再分配问题,当然,这个分配过程不是在牛市中完成的,而是在牛熊转换中完成的。大家无非就是想比其他人聪明,从其他人口袋里把钱拿走罢了。最后,却并没更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
牛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制造景气的氛围,让大家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好像每一个人都是无所不能的,这样说是可以制作动物精神,拉动投资和消费。
当然,牛市也不仅仅是靠人追就可以出来的,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受到政策的“呵护”,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国资改革、军工改制、新能源,这些都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利好,所以放眼望去,在A股的板块和概念中,就没有不该涨的股票。要退市的股票都能涨停,这就叫牛市。
4月1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总理说“必须清醒地看到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但是股市的乐观不在这句话上,而是在预期进一步的宏观政策放松上,比如说降息和降准,比如说进一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以及总理在会上再一次提到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力措施”。
一字一句地研究这些话,被认为是跟着政策炒股。
朋友圈知道经济状况不好,第一季度GDP增长在如此多的稳增长措施出来之后也只是勉强达到7%;但朋友圈里是不讨论这个的。讨论什么?讨论哪只股票还能不能进,讨论谁去年11月多少钱进场的昨天变成了多少钱出场,更厉害的是,开始有银行信用贷款的讨论,不用抵押,只需个人信用就可以借钱,资金不菲,利息月付,大家心知肚明地了解到这些钱拿来打新股真心不错。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炒股“一人多户”又正式放开,券商纷纷通过多种手段争抢客户,不知哪里来的消息说,根据恒生系统统计,政策放开第一天某互联网开户产品就新增了10万客户。我自己尝试了一把手机APP远程开户,方便是方便,就是没有成功,因为排队的人太多被挤掉线。之后还收到该券商的温馨短信提示,希望我可以把这个开户流程办完。
不好意思的是,我现在还没有办完,但是在研究了这家券商的炒股APP之后,相信其中的“融资融券”功能将会是相当的便捷好用。这让我想到了不久前的一个同学饭局,有同学表示心情不好,因为重仓的股票这两天下跌,好几万的盈利一两天的小波动就没有了,搞得我必须拿出手机检查一下该股这两天跌了多少,然后一算,算出来一个让我心惊肉跳的仓位。对应他的收入情况,为什么要拿这么多的钱炒股,一问才知道是配资配的。借钱炒股,同样也是一个牛市的标志。既然人人都是股神,既然自己的成功率如此之高,为什么不用杠杆炒股,搞得好一步实现财务自由,机会难得,人生能有几回牛呢?
对应到现在大把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有搞网站的,有搞APP的,旗号都是互联网+。但是说到底就是一个配资的,配资的钱从哪里来?我不敢妄加揣测,但是我知道银行的钱是最多的,不管配资的钱从哪里来,最终的来源八九不离十是银行,一层一层地过来,大家都赚利差而已。哪里的钱最好赚,资金就去哪里。这一点和之前的房地产的牛市没有太多的区别。
这一轮的牛市也越来越像房地产。楼市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杠杆,大家总是要贷款买房的,而现在的行情基本上已经被杠杆左右了,为什么有不断创纪录的交易量?因为有增量资金,增量资金从哪里来,从四面八方来,从加杠杆中来,从源头的金主来。
牛市永远都是人造的,一点没错。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