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独立一年增速高达30倍冲入前三 华为手机圈定2015转型路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黄兴利 北京报道
要么死掉,要么活得更好。对于华为消费者BG(业务集群)CEO余承东来说,呼啸而至的2015年并不会轻松。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三星手机衰败气息渐浓,在众多同行奋起围猎下,一场更为激烈的2015之战不可避免。12月16日晚,华为在北京的“荣耀之路”周年庆暨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推出新款手机荣耀6 PLUS的同时也首次披露了荣耀业绩成绩单。“2015年是华为消费者BG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明年华为终端业务没有死掉,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存活。”适逢华为旗下荣耀品牌独立运作一周年,余承东12月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想要继续晋级,余承东直言“从十名开外进入前三之后,华为手机2015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从中低端品牌转型为中高端品牌。”
荣耀独立一年成绩单
“2014年,荣耀的销售额达到了30亿美元,销量达到2000万部。”荣耀总裁刘江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仅成立一年的荣耀来说,2000万部、30亿美元的成绩单可圈可点。如果比照余承东定下的华为手机2014年8000万部销量目标,荣耀对于华为终端销量的拉动已经初具规模。
“荣耀去年的销售额是一亿美元,今年的增速近30倍。”对于荣耀的追赶速度,刘江峰如此强调。相比之下,一向快人快语的余承东更是直接甩出来这句总结词:“我们在这一块相比有些公司晚了三年时间,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赶了上来。”
言下之意,荣耀这把迅速补上的电商渠道尖刀早已不惧对手。2012年电商渠道手机销售爆发式增长,2010年才创立的小米突然上位引发传统手机生产商的警觉。随后,华为等企业相继开辟独立品牌收复失地。
荣耀,就是华为手中那把插入电商市场的尖刀。时间回溯到2013年12月16日,华为高调举行发布会,重磅推出独立手机品牌荣耀,主攻电商市场。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余承东就干脆地说,小米“为发烧而生”,荣耀是“为退烧而生”。
如今一年过去,荣耀迎头赶上后,余承东松了一口气,称荣耀这一年的成绩,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令人鼓舞。
“2014财年,华为消费者业务销售额有望突破120亿美元,而去年则为90亿美元,荣耀的发展将成为华为向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之一。”余承东表示。
但荣耀的胃口似乎更大。在成立一周年之际,荣耀又集中发布多款新品。其中,其旗舰产品荣耀6 PLUS标准版售价1999元,双待机版售价2499元,主打中低端市场。
“2015年希望荣耀的业绩能够翻一番,发货量至4000万部,销售额增长至50亿美元。”刘江峰表示,荣耀目前将会聚焦在中低端市场,未来逐步进入高端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品的产品。
削弱三星市场份额
对于余承东来说,荣耀只是手中的利剑之一,他的目标是排在前面的三星。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局势,12月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余承东感慨良多,他表示,如同2007年对于华为在欧洲市场与国际通信巨头决战一样,2015年对于华为终端业务来说也是关键的决战一年,如果2015年华为终端业务没有死掉,华为就会真正成长为一流的手机企业,从行业追随者变为领先者。
这番表态,对于多次高调表示将进攻目标对准三星的余承东来说,显然低调了许多,此前在9月发布大屏手机Ascend Mate 7时,他特意将发布会开在了三星Note 4发布日的第二天。对其表示的要“从行业追随者变为领先者”,在业内人士看来,华为首先蚕食掉的就是三星的市场份额。
12月16日,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在全球5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华为以5.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三星、苹果。
值得关注的是,Gartner发布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7321万部,同比减少700万部左右,市场份额为24.4%,虽然稳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位,但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
Gartner表示,今年第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销量均减少,功能手机销量降幅达10.8%。三星智能手机在西欧和亚洲的销量降幅最大,在中国的销量锐减28.6%。
由此看来,三星正在遭到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的围追堵截,巨大市场份额遭分食已成定局。然而,就如同荣耀用大字写的户外广告:“都在谈梦想,梦想是用谈的?”言下之意,想要拿下别人口中的市场份额,2015年必须要挽起袖子真刀真枪实干了。
“未来国产手机只剩三四家”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手机厂商依赖着高通联发科的芯片“开工”,所以就面临着按整机价格收取的特定比例的专利费,此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一专利费比例约在5%左右,这就严重挤压了通过价格战打江山的国产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
近日,爱立信在印度向小米公司提出侵犯专利诉讼,成为业界的热点话题,这也从侧面揭示出国产手机厂商的短板所在。
“如果国内同行都能够按照国际行业标准缴纳专利费,那这些同行的利润率估计会低得很惨。”余承东向记者坦言,“华为拥有上万专利,也拥有很多交叉专利授权,但每年依然会向其他专利持有者缴纳很多费用,远远高于同行。国内很多同行除了向高通缴纳专利费之外,没有向任何专利持有者缴纳,这样的市场很不公平,对华为终端也不公平。”
另外,虽然中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逐步增大,但余承东认为,随着手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大部分中国手机企业都会从地球上消失掉,只会留下两到三家或者三到四家。”
在这个背景下,要想继续晋级,对于华为来说,专利既是一把迎面刺来的利剑,同时又是一面自我保护的盾牌。
据了解,华为终端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过亿元,包括缴纳各类知识产权费用。在今年6月发布的荣耀6手机中,同为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精心打造的麒麟920芯片令人印象深刻。而在12月16日发布的荣耀6 PLUS上,同样配备超级八核麒麟925芯片,也成为亮点之一。
毋庸置疑的是,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上游的芯片领域获得一定话语权,将助力此后的市场竞争。2015年说来就来,一场恶战已在路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