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斯柯达:再放“豪言”

作者:寇建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28 22:52:00

摘要:《华夏时报》:斯柯达在中国还不是一个成熟品牌,那么斯柯达如何与上海大众更好的融合,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寇建东

    对拥有120年历史的斯柯达来说,在20多年前被大众收入旗下后,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大众汽车的一名“小兄弟”。不过,当负责市场销售的斯柯达汽车董事会成员安世豪(Werner Eichhorn)带领斯柯达在今年11月再度亮相广州车展时,却放出了“豪言”——“中国是斯柯达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希望能将此格局长久保持下去。”
    与大众汽车一起奔跑,并保持自己独立的品牌个性,是被中国业界称为“豪哥”的安世豪任内要做的事情。此前,“豪哥”曾在2006年至2008年间担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在两年半时间内,他带领团队把奥迪在华销量从最初的6万辆拉升到2007年的10万辆。
    如今,再见“豪哥”,他已经为斯柯达勾勒出一幅美好的未来蓝图——“目前,斯柯达汽车正在实施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车型攻势。我们承诺,斯柯达汽车每6个月便会带来一款全新或改款的车型”。
    《华夏时报》:毫无疑问,今年斯柯达汽车在华销量肯定会突破25万辆。根据计划,到2018年,如果中国市场想要占据全球销量三分之一的话,意味着要卖出50万辆汽车。斯柯达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安世豪:我认为在中国市场销售量实现翻一番的进程中,有三件重要的工作需要做。首先就是不断引进新产品,第一是SUV产品在我们车型攻势中的重要性;第二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现有车型的改款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国车主真实的需求进行;第三就是新车型上市的速度必须加快。以往像Octavia全新明锐,在欧洲上市一年半之后才登陆中国,这样的速度确实太慢了。甚至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未来可能在中国展开新车型的全球首发,而不是像以往在欧洲全球首发,然后再带到中国。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
    《华夏时报》:对于刚刚提到的SUV产品的重要性,能否做详细介绍?此外,一直有传闻称斯柯达汽车要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请您解答一下?
    安世豪:关于小型SUV,确实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筹备,但是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在跨界车方面我们确实在往小型化发展。
    说到独立的销售公司,我们对于目前的架构十分满意,如果今后根据市场变化需要进行相关调整的话,我们会和我们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海大众汽车一起进行商榷。
    《华夏时报》:斯柯达在中国还不是一个成熟品牌,那么斯柯达如何与上海大众更好的融合,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安世豪:借助上海大众的力量,我们可以将品牌建设得更好。上海大众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合作伙伴。其中一个优势是我们能够很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共享大众集团最新的科技,包括平台化技术和动力系统。我们未来发展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技术品质上,与大众其他的品牌保持相同的高水准;产品外观上则是纯粹的斯柯达设计语言,包括宽敞的内部空间和掀背式尾门,这些都必须是纯正的斯柯达血统。
    《华夏时报》:如今合资品牌小型车的价格已经下探到5万元区间,如上海通用赛欧,以及丰田的两款小型车也已经降到6万多元。有一种说法是MQB平台根本开发不出低成本的车,斯柯达未来对于5万到7万元这块市场是不是会放弃?
    安世豪:在入门级小型车市场,我们主打的是全新斯柯达Fabia晶锐,但晶锐也是我们最终的底线了。从成本上讲,我们不会再进一步开发定位低于全新斯柯达Fabia晶锐的车型。这是因为我们在空间性、安全性和品质上的坚持。如果我们做出低于全新斯柯达Fabia晶锐的产品,就失去了斯柯达的品牌特色,尽管强调高性价比,但是我们不会追求低价。今后无论是Octavia全新明锐还是A+级的SUV,全新Superb速派抑或是新Yeti野帝,在质量、设计感和情感张力方面都会提升到全新的层次。因此,以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会在5万至7万这样一个价格区间去展开竞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