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就业的“希望工程”

作者: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24 17:31:00

摘要:中国首个以退役军人为服务主体的“助戎工程”,可以使中国数以千万计的退役军人,尤其是今后每年二三十万新退役的军人获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公培佳 北京报道

  中国首个以退役军人为服务主体的“助戎工程”,11月23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据悉,助戎工程可以使中国数以千万计的退役军人,尤其是今后每年二三十万新退役的军人获益。这个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转安置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指示精神的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

  资料显示,我国退役军人数量庞大,目前累计约有五六千万人,每年新增二三十万的安置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劳动用工 制度的改革调整,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养老医疗等工作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满足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事关国防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由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新时期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政策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渐进式的改革和调整;其中,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把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转移到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到等工作,提供高效、优质、配套的公共服务上来,已成为政府、军队、社会的共识。在各地的经验基础上,搭建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就创业提供全面、新型、实用的功能配套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退役军人再社会化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就成为业界的共同梦想。

  “作为中国首个旨在为中国转复退役军人创就业服务和与之相互配套支撑的社会服务机构体系而搭建的全新公共服务平台,‘助戎工程’就是将成功者、创业者、再就业者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去创造强国、强己梦。坚信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助戎工程’经过数年发展,将成为像‘希望工程’一样有深远影响力的品牌工程。”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胡英暖在主持论坛“助戎工程与退役军人创就业服务工作”主题对话会时说。

  据“助戎工程”项目发起人之一、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复转创业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刘伟介绍,“助戎工程”旨在帮助退役军人增强自主择业、创业能力,壮大退役军人创就业社会支持力量,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医疗、养老社会服务工作水平,促进社会服务工作发展的社会公益项目,是加强国防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

  记者了解到,“助戎工程”主要由围绕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医疗、养老社会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建设开通社会捐赠网络、移动通信热线平台;搭建实用功能最全的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与网络服务功能相互支撑的配套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网络服务平台和配套服务机构功能优势,积极开展退役军人创就业专项服务;品牌导师助力退役军人创就业计划;开展百、千、万助戎圆梦行动;发展服务产业,建设退役军人创就业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八大板块构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