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美减排声明让气候谈判“死里逃生” 习奥会设定工业化“天花板”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15 00:13:00

摘要:“相信你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惊喜。”APEC会议之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回答媒体关于“习奥会”的提问时,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相信你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惊喜。”APEC会议之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回答媒体关于“习奥会”的提问时,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11月12日,谜底揭晓,中美两国在北京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声明。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美国则承诺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目标。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此举标志着多年来陷入僵局的国际气候谈判出现了重大转折,有望在明年年底的巴黎峰会上达成一项成功的全球气候协议。
    同时,承诺了排放峰值时间,也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天花板”已被量化确定。这将给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带来极大压力,如何把握碳排放约束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点也将成为一大难题。
气候谈判“死里逃生”
    此次中美联合声明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排放峰值时间。之所以能达成这一声明,在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看来,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军事发展、网络攻击等战略问题上严重对立,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补充。
    大国博弈的结果,却意外地让全球气候谈判“死里逃生”。此前,原定2009年完成的“巴厘路线图”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和2010年坎昆大会上均未能达成一致,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不得已将谈判期限延长到2015年,各方同意在2015年底的巴黎大会上达成协议,以取代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换句话讲,巴黎大会是“最后的机会”。
    一直以来,欧盟都是对气候变化问题最为重视的。10月24日,欧盟刚刚公布了自己在巴黎大会上的碳排放目标——到2023年,总排放量较1990年降低至少40%。不过,由于经济衰退,欧盟已经日渐丧失了领导者地位。而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也不是很积极。
    在碳排放方面,中美两国则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2%,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余国家的总和。过去,中国一直坚持联合国关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承担的减排责任不能由西方来定,不能影响国内的发展。而美国方面,则一直以此为由拒绝接受任何约束在国际法下的气候承诺。2001年3月,布什政府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中美两国之间达不成协议,就成了导致全球气候协议屡屡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开始转变发展模式,政府和公众也比过去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这一变化为气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从2010年开始,中美两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了很大进展。2013年4月,双方成立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在2013年6月的“习奥会”上,两国又同意限制和逐步取消加剧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冷物质的使用,加强中美环保和减排合作。
    这一次,中美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其意义则更加巨大。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此举为原本没什么希望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注入了新的希望。
    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也表示,这份联合声明对2015年即将到来的巴黎大会做出了交代,继欧盟提交减排目标承诺之后,中美也做出了相应的表态,大家的减排力度都摆在台面上了。
工业化 “天花板”确定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一公布,在美国国内就引发了反对的声音。美众议院院长博纳11月12日发表声明说,这一协议将严重影响美国的就业,还可能进一步拉高能源价格。即将出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麦康奈尔也表示,这一计划将导致电、气价格上升,就业机会减少,增加对中产阶级的压榨,并使矿工们失去工作。他呼吁美国人一起反对奥巴马的计划。
    对于中国国内来讲,这一协议的影响无疑更加巨大。央视评论称,中国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等于承诺了排放峰值点,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天花板”被量化确定。
    中国承诺碳排放峰值,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企业则迎来重大利好。在碳排放约束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政府必要的财政收入,也将成为一道难题。
    例如,一位环保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温室气体减排将影响到现有的电厂脱硫技术路线。目前的脱硫技术是用石灰石把烟气中的硫变成石膏,再用置换出来的碳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去。如果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加大,这一技术的经济性就会下降,电厂将不得不考虑传统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还提出,中国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20%左右。李俊峰表示,经过过去几十年努力,我国的非化石燃料占比才不到10%,而在今后15年要增加10个百分点,这对能源行业来说将是艰巨的任务。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王韬表示,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来说,面临的碳排放约束将会越来越强,应及早准备采用更先进、更加低碳的技术,或改变工艺流程。
    不过,也有利好消息。兴业证券分析认为,温室气体减排有望为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带来巨大的交易量,从而有利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
    温室气体减排还有望带来更多在气候方面的国际合作。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表示,双方计划继续加强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包括在先进煤炭技术、核能、页岩气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为进一步支持落实气候目标,双方还将通过现有途径,特别是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和扩大两国的合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扩大清洁能源联合研发、继续支持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开辟关于能源与水的新研究领域等。
    12月1日至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秘鲁利马举行,这场大会将进一步为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奠定基础。外界希望,谈判届时能在草拟巴黎协议的文本方面取得进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