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城”布里斯班
■兰波
11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G20峰会,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聚焦点,与会国家有4000名代表参会,还有3000名记者报道会议盛况。
布里斯班位于澳大利亚本土的东北部,是澳大利亚人口第三大都会,仅次于悉尼与墨尔本,北缘阳光海岸, 南邻国际观光胜地黄金海岸。布里斯班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其中布里斯班的技术四角区尤为著名,在国际上有着很大影响力。
布里斯班也称做“河流之城”和“阳光之城”,布里斯班河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从山峦天际之间缓缓飘下,流过铺红缀绿的原野,蜿蜒曲折,在市区里绕了几个S形后,又飘然隐没在远方的山谷里。阳光下的布里斯班河碧波盈盈,两岸低矮的建筑,绿树掩映,处处闻花香,放眼皆风景。布里斯班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生活在这里,特别是这里有不少树袋熊——考拉的保护区,因而人们又称它为“考拉之都”。
航行的副产品
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詹姆斯·库克,1766年获委任为HMS奋进号司令,人称库克船长。
1768年,英国皇家学会计划派出考察船前往太平洋协助观测金星凌日的天文现象,以求计算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而时年39岁的库克具有极高数学和天文学造诣,曾成功勘测北美圣·劳伦斯河,为英国控制魁北克立过功勋,并在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纽芬兰地区1768年日食观察报告,于是皇家学会聘任库克为考察队指挥,并于5月25日获擢升为海军上尉。
1770年4月28日,库克一行在澳大利亚东部波特尼湾登陆,原住民向他们投掷了标枪,库克连鸣3枪,吓跑了他们。库克有感当地景致与威尔士南部格拉摩根郡相似,遂将之命名为新威尔士,后来又改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由英王乔治三世行使主权。之后,他对3220公里海岸线进行了测绘。他还纪录了见到原住民的情况:“他们的颜色相当深色或黑色,但我可不知道这究竟是他们真正的肤色,抑或是衣服的颜色。”在那里,他还首次与一名叫格威盖尔的原住民进行接触和交流。
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其实只是这次航行的副产品,主要工作是到塔希提岛上观察1769年的金星凌日,这一重要天文现象平均每113年才会发生2次,根据哈雷提出的理论,从地球上不同区域观察金星凌日,将能通过视差和三角公式计算出太阳、金星和地球之间的准确距离。6月3日,库克在塔希提岛成功记录了金星凌日全过程,他测算的金星凌日出现时间与奋进号上的天文学家格林的一些数据不相符,他们观测到的金星凌日出现时间大约相差有42秒。库克和格林都观测到了由于金星大气尘埃影响而出现的“黑滴效应”。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曾经对历代航海家和探险家的动机作出比较,他认为库克船长以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主要以“掠夺”为动机,而库克船长则主要以“科学”为动机,因此两者本质上具有显著的分别。因此,他后来被尊称为“澳洲之父”。
建立罪犯流放地
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农村人拥向城市。而城市贫民越来越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困扰着英国:罪犯的数目猛增。英国急需一个解决办法——澳大利亚就成了以流放犯人为目的而建立的英国殖民地。
1788年1月18日,英国皇家海军上将亚瑟·菲利普船长和他的第一舰队的11艘舰船,船上共有1473人。除了 750名男女犯人( 580男、170女),菲利普和9名行政官员,200多名海军陆战队官兵,以及随行的20多位官员妻子和32个孩子,还有400多名船上的水手,抵达植物湾。但他认为该地区不适合人类定居,于是,他们北上到杰克逊港(今悉尼)登陆,出任第一任新南威尔士州长。
1790年,第二舰队到来,带来了殖民者急需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也运来了新的流放犯用于开发殖民地,许多流放犯病入膏盲,有278名犯人在旅途中死亡,相比之下,第一舰队只有48人死亡。因此,第二舰队被称为“死亡舰队”。
当帐篷和简易房刚刚搭好,菲利普州长就迫不及待地布置耕种。他建立了政府农场,并分配给军政官员土地让他们也建立私人的小农场。当然,所有的耕作都是犯人的事,还必须在士兵的监视下强迫进行。海军陆战队的官兵从一开始就坚决认为他们只负有军人的职责,干农活与他们不相干。
他们在布里斯班地区殖民地经历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困难,其中包括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的比例是4∶1),这种比例给后来的许多年的定居带来了问题。
殖民者从一开始采用怀柔政策,与当地原住民开始接触,交换生活物品。起初,由于新移民与原住民对食物、水、布、工具和艺术品交易条款的共同理解,双边关系是不错的,也是菲利普州长所一直提倡的。后来,新移民不断到来,原住民意识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及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双边关系开始变得敌对起来,冲突不断。于是,菲利普州长下令不许原住民靠近住地。
爵士的革新
1809年,拉克伦·麦夸里率新部队,解散了那个有“烧酒军团”之称的新南威尔士军团,继任该区总督。执政期间,取消土地赠与办法,开办学校,建立医院,修筑道路,建起音乐学院和教堂,对小麦进口实行政府垄断,征课酒类税,对原住民采取自由的政策。
1821年,麦夸里总督带着对殖民地深深的眷恋,返回了英国。他在政策方面犯的唯一的严重错误是,1818年,他废除了澳大利亚的自由移民政策,无形中阻止了自由移民的进入。他表示:“这是因为,殖民地是为犯人们准备的,自由居民在这里没有事情可做。”
然而,要想在北美殖民地那样成功地吸引尽量多的自由移民来到新南威尔士,非常困难。这些人很难筹措到足够的金钱前往澳洲,同时在其可能登陆生活的地方,也不足以为他们和家人提供满意工作的土地和资源,只能在未经开发的森林深处安顿下来,自己动手建立家庭。这样,移民来的通常都是带着几百英镑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不但愿意自己劳动,而且有能力雇佣别人。
1921年,苏格兰人托马斯·布里斯班爵士出任新南威尔士州长,他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政策,为自由移民在殖民地安家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激励。在美洲,“占有者”是指耕种一小块土地的人;而在澳大利亚则指的是养了一群羊并在牧场放牧的人,日积月累羊群的数量增加,他也因羊毛而变得富有。布里斯班州长对这些移民的出现非常满意,他授予他们土地,并给这些牧场主分配了许多犯人。
布里斯班州长还意识到,那些难管的囚犯需要更为保险的监禁。于是,派约翰·奥克斯利中尉去开发新的流放地。1824年,奥克斯利发现了摩顿湾这个地方,并以布里斯班州长的名字命名。1824年到1839年期间,先后有约2280名流放犯被送到布里斯班定居地——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殖民地监狱。自由殖民者只能生活在摩尔唐海湾方圆80公里的地区。
布里斯班的变迁
1839年起,新南威尔士州准许自由移民开垦荒地。其后,随着罪犯流放制度被取消,1842年,监狱被关闭了,囚犯被运到其它地方,布里斯班被开放为自由定居点,居民逐渐增多,城镇也不断扩大。
1845年,人们在巴尔库河的上游发现了其它土地——沃里戈和成为昆士兰中部富饶的牧场。牧民带着牲畜来到这里,使这里更多的地方成为牧场。后来,在这些牧场盖起了漂亮的大屋。在波德塞特山谷,还保存着漂亮的圣约翰大教堂和全圣教堂。
1851年,新南威尔士巴瑟斯特发现金矿,促进了这个地区的发展。1859年,昆士兰脱离新南威尔士单独成立殖民区后,布里斯班便成为殖民区首府。布里斯班河的一个小港伊普斯威奇把富饶的达令汤斯牧场和布里斯班连接起来,建起连接了被弯弯曲曲河流分开的城市南北街区。岸边建起了堆栈和一座海关大楼。1880年的布里斯班是以其维多利亚式的教堂和殖民地大银行为特点的。
1925年,布里斯班市与比邻的南布里斯班市合并,“南布里斯班”成了中央商业区内其中一区的名字,而布里斯班的面积也因此扩增到1367平方公里。其市中心的街道乃依棋盘状规划发展,东西向以女性名字命名,南北向则用男性名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布里斯班接近南太平洋战区,因此在澳大利亚和联军的体系中担当重要角色。布里斯班成为数以万计的澳大利亚和美国军人的临时家园,同时也是联军“太平洋战区”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率参谋长萨瑟兰先的指挥总部。
(作者为人文学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