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交行换挡慢行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22 23:06:00

摘要:自7月28日交通银行公告“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后,短短一个月内,银行股成为A股最“耀眼”的板块,交行更出现了难得的一字涨停。
华夏时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自7月28日交通银行公告“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以此推动公司改革的深化”后,短短一个月内,银行股成为A股最“耀眼”的板块,交行更出现了难得的一字涨停。
    8月21日,交行发布2014年中报,按照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交行上半年净利润为367.73亿元,同比增长5.59%,至报告期末,交行总资产达到6.2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42%,每股净资产达到5.93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分别达10.70%和12.75%。
    交行行长彭纯在中报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交行净利润同比增速放缓,但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交行高度关注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相关政策,正在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的课题,希望并积极争取在金融体制改革和混改政策上的先行先试。面对媒体连续提问交行试点混合所有制的话题,交行副行长钱文挥则表示目前在研究中,现在谈具体框架及结果影响言之过早。
    在业界看来,无论是交行争取先行试点混合所有制,还是未来扩大到所有国有大行,金融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将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交行具改革基因
    事实上,无论是此前交行董事长牛锡明在公开场合的暗示,还是后来交行自身发公告的明指,交行早就表示出对混合所有制的兴趣。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交行有改革的基因:交行是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一家完成财务重组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第一家境外上市的全国股份制银行;同时,交行也具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交行目前的股权结构比较多元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海外资本各占一部分,其中财政部持股超26%,社保13.88%,汇丰不超过20%。交行的这种股权结构,是适宜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于外界最关注的缘何是交行有意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彭纯如是表示。
    彭纯强调,交行下一步所争取的金改与混改的先行先试,争取改革红利的最终目的是,让改革红利充分体现到交行的业绩中,回报客户与股东。
    不过,对于交行试点混合所有制会率先实行员工与高管股权激励,钱文挥表示,无论是员工持股还是企业治理结构或是股权结构的变动,都包含在混合所有制中,都有实行的可能,但现在去讨论改革的成果,则为时过早。
    本报记者梳理资料时发现,牛锡明在今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曾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展望。当时牛锡明表示,混合所有制要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对独立运作、互相制衡的机制,让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管理、薪酬管理和业务风险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
    本报记者发现,交行在半年报中还着重提到了事业部制改革,称交行已经成立了信用卡中心、资管中心、市场中心、贵金属中心、离岸中心、票据中心等事业部制利润中心,六大中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增幅同比高达25%以上,而投行、托管、私人银行等准事业部制利润中心也相继挂牌,在国有大行中率先实行事业部制改革,改革红利初显成效。
    8月22日,上海一位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如外界所预期,交行已经为“迎考”混合所有制做着准备。
如何“混业”是硬骨头
    看起来很美,但对于混合所有制,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上市公司和公众企业,交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外界充满想象。”8月22日,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企业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所谓混合所有制改革,简单理解,就是要打破国有资本对大型商业银行一股独大的局面。以交行为例,财政部和社保基金股权占比接近四成,外资汇丰接近两成,其余则是分散股东,基本属于国资和外资并举,要在股权上变革,无非是吸引民营资本加入,但是对于国有大行,民营资本能进入多少,占多大比重?进入后在运营管理方面有没有话语权?究竟能不能解决目前银行业的利差收窄、风险压力上升、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等一系列挑战和冲击?如果民间资本只是进来一混了之,如果让银行员工和高管持股只是让其得到更多的锁定收益,高管得到股权回报却对业绩没有承诺,只实施奖励不实施惩罚,那么这样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银行板块的改变不会太大。”
    在他看来,有钱的民营资本可以自己申请开银行,现在已经有3家民营银行获批,未来还有更多,它们有控制权和决策权,又何必与国有资本分庭抗礼?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陈世昌指出,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银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高速增长后,虽然还是最赚钱的行业,但显然不能同日而语。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什么来吸引其它资本?时隔多年,外资战略投资者一个个赚了钱离开了,国有大行从它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业务经营质量得到多大的提升?从2014年中报数据来看,息差还是银行最重要的来源,业务模式没什么改变。国内民间资本进入后能改变、提高国内银行业多少质量?若实行员工高管股权激励,会激发银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吗?这都是未来银行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所要考虑的。
    陈世昌称,国有大行要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环境也非当年所比,如果说当时是和外资银行同台竞技,那么现在则是整个市场、政策、经济环境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宏观经济变幻莫测等等。
    那么,交行会呈上一份怎样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