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
程凯
你玩过手游吗?答案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差别也许就在于你的年龄,你是70后,还是80后,还是90后?最近,当我和一些朋友聊起他们所在企业的一些业务转型时突然发现,观察经济变化或者分析投资机会,都不再以老眼光看问题了。
姜是老的辣,但是经验也会害死人。
朋友的公司原来是给移动运营商做即时通讯产品的,现在也做,但是要到东南亚国家去做了,国内呢,用了不少资金去投游戏项目,有一个手游公司不多的股权,一年就能给这个企业带来惊人的收入。
还是那个问题,手游,你玩吗?如果你不玩,你怎么会知道它有多挣钱。
我在《地平线》专栏里这一年以来反反复复在说创新公司的事,因为我觉得以TMT为先锋的创新型行业才是今后十年的希望所在。在《如何傍上BAT》那篇文章的末尾,我说:“你要说创业板是泡沫,不可避免都会有,但是泡沫可以挤掉的,等泡沫挤得差不多了,回调结束了,真正大涨起来的还会是这个大行业里的好公司。原因很简单,它们代表的是未来,至少是下一个十年。”
在另一篇《想要赢球先别丢球》中,我又引用了瑞信证券陈昌华的分析,“在中国,随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慢,许多过去增速较高的行业类似能源、银行、房地产和大宗商品都已放缓。只有互联网和澳门博彩被视为剩下为数不多的高增长行业,股价表现远优于代表旧经济的H股。”
所以我的想法是,现在大盘走得不错,但是与其去追逐上涨了的蓝筹,还不如去等待回调了的创业板。所有的大行情都不是只涨不跌的,幅度不小的调整会有,只要不追涨杀跌,调整后就是新一轮上涨。
要说对中国企业有信心,最有信心的还应该是那些“新经济”中的企业。最近在《纽约时报》对华兴资本首席执行官包凡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了包凡这样一句话,“如果想在中国投资,除去科技公司就没有什么了,因为其他东西都死气沉沉,只有科技公司在成长。”
所以我想要坚持我以前的那句话,“如果你买不了去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BAT,你就要买A股中傍上了BAT的公司。”
你也许不需要买那些傍了BAT的公司,你只需要找到和BAT挣着一样的钱的公司就行。BAT到底在挣什么钱?在移动互联时代什么最挣钱?这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来看这条报道:《手机游戏将提振腾讯业绩》。
“腾讯去年9月份推出《天天酷跑》以来,该游戏已成为中国iPhone用户中第二热门的手机游戏。在这款游戏中,一个少年在不断往前奔跑的同时躲避各种障碍物,同时收集各种钱币。手机游戏玩家正花越来越多的钱来买新的角色及获得生命接力。”
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App Annie的调查,在苹果公司iPhone上运行的中国10大收入最高的手机游戏中,来自腾讯控股的占了7个。该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通过旗下热门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和QQ向渠道用户推销游戏”。
这是腾讯赚的钱,还有更多的手游公司也在挣钱;其实,还有人在挣钱,如那些自己会玩这些游戏并且还掌握着投资基金的人,他们在凭借着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挣钱,这种购买可以是一级市场上的也可以是二级市场上的。
90后在疯狂把玩着手中的游戏,并愿意为游戏掏出大把银子,你如果不懂90后,你如果不懂手游,你就挣不到这些钱。之前我写了不少东西来分析这一点,以后最大的机会并不在从前的蓝筹股上,而是在创业板上,要等待今天的创业板成长为十年后的蓝筹。我的这些分析都还停留在分析公司,分析这些企业的优势上,现在我收到一个提醒,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人的角度看投资也许会更有意思,更加符合逻辑。
这个提示来自于广发基金的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平,从前他都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投资观点,2013年起朱平就看对了一个大方向,看好大TMT概念。他在去年4月写《科技股的投资定律》,5月写《互联网对现有商业模式的冲击》,8月写A股移动互联企业的那些事,还有11月写比特币能接棒房地产吗。
之后他就收手了,一篇没写。不过,最近他接受的一个采访被一个财经类的微信公众号传播了出来,题目叫做广发基金副总朱平谈“新常态下的投资”。在分析了2012年开始、2013年爆发、2014年还在延续的新经济行情之后,他笔锋一变,提出了一个“市场话语权交给新一代投资者”的概念。
一个新常态的股市周期,催生了新一代的投资者。“从数量上看,目前股市中创业板、中小板以及借壳的新股票已经占大多数”;另外,“1980年左右出生的投资者正在成长为中国股市投资者的主流,至少在基金经理和分析师这些专业投资者环节已完成替代”,“微信圈的出现,强化了新一代投资者对股票选择偏好和对未来理解的影响力。这些新一代的投资者在2012年小试牛刀,去年大放异彩,今年则呈现全面接管的势头。”
这样的视角会让我们的眼界焕然一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是吗?90后的玩家在玩什么,80后的基金经理在买什么?这才是投资者冲浪之前要搞清楚的事情。(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