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去年境外收益达9.33%
摘要:中投国际取得了9.33%的净收益率,尽管没能突破10%,但这第6份完整的年报却将去年累积的年化收益率5.02%提高到了5.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在8月8日发布的中投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中,履新一年的中投董事长丁学东如是说,2013年承担中投公司境外投资业务的子公司——中投国际取得了9.33%的净收益率,尽管没能突破10%,但这第6份完整的年报却将去年累积的年化收益率5.02%提高到了5.7%。而无论是投资的领域还是方式,中投公司在新掌门的带领下,日益表现得多元和灵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3年至今,全球经济的整体环境并不景气,也并非是一个投资的最好时机,中投公司作为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能够取得9.33%的收益率,并不容易,“这说明,经过多年的磨合和团队整合,中投公司的投资风格和把握时机的能力都在日趋成熟和稳健”。
伴随着新任领导班子完成组建,中投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会呈现何种变化无疑更加引人遐想。
“继往开来”的9.33%
中投《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境外投资业务全年净收益率为9.33%,自公司成立以来的境外投资累计年化净收益率为5.70%。其中,在公司境外投资组合中,公开市场股票和长期资产的占比居前两位,分别为40.4%和28.2%;而固定收益、绝对收益和现金及现金产品的占比分别为17%、11.8%和2.6%。
在公开市场的股票中,美国股票、非美发达股票和新兴股票的占比分别46.1%、36.8%和17.1%;从公开市场股票的行业分布来看,金融占比最大达22.9%,而弹性消费品(12.5%)、信息科技(12.1%)和工业(10.2%)的占比也均在10%以上。
对此,中投公司新闻发言人、公关外事部负责人刘芳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13年的境外投资中,中投公司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来保证收益,“一是基于组合特性和市场研判进行了组合微调,小幅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降低了国债配置比例,二是逐项树立公开市场资产内部子策略设置,简化、优化了组合结构;三是提高组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着重加强投后管理,并利用国际市场上涨的有利时机,适时减持或退出了部分投资项目。”
不过对于多达十几个项目的退出或是减持名单,中投方面表示,受制于投资要求无法给出具体的名单,但涉及的行业涵盖了中投投资的各项领域。
丁学东在年报中致辞称,2013年对于中投公司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继往开来的一年,因为“新任领导班子将继续带领全体员工,牢记公司使命,秉承公司核心价值观,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审慎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形势,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投资业务及管理工作”。
显然,这份9.33%的成绩单正是“继往开来”的体现。
早在2012年12月17日,时任中投副总经理的汪建熙就曾向外界透露,中投2012年的海外投资表现要显著好于2011年,原因很简单,就是中投善于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因为如果说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危机,那么中投正是在危机中保持了对欧洲的积极投资。
新任董事长丁学东在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称,如果欧元区推出货币宽松政策,那么将成为中投的“利好消息”,有益于开拓市场的机会。而对于中投公司自2011年以来不断提升的对股票资产的比例,也在2013年进一步得到了延续:其公开市场股票40.4%的占比相较2011年的25%和2012年的32%,分别提升了15.4%和8.4%。
“其实过去的一年刚好是美股表现亮眼的一年,中投公司能够准确把握住美国经济复苏的机会并进行投资,说明其现在的投资方式更加灵活,这对于规模庞大的基金来说,并非易事”,一家外资PE的创始合伙人向记者表示。
新团队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就在中投年报发布一周前,7月29日,中投官网上显示,中投公司的第三届董事会刚刚完成组建,成员包括:董事长丁学东、副董事长李克平,独立董事张晓强、非执行董事胡祖才、王保安、张向晨、胡晓炼、方上浦以及职工董事李炘。
今年4月、5月和6月,中投公司先后发布了一份2014年全球招聘启事和公司副总经理解植春、刘桂平的聘任通知;早在2月,新任中投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克平也正式上任。
很明显,对于如今已经完成新任领导班子组建的中投公司来说,未来的投资充满了想象空间。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其多元化的投资风格和善于把握机会,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因为愈发灵活的操作模式、及时止损和多元化的投资方向是中投公司能够迅速扭转浮亏局面的重要因素。
在已经披露的消息中,记者注意到,2013年6月,中投公司曾以每股1.87港元的价格抛售了保利协鑫的股票,抛售后,中投虽然仍持有该公司超过12%的股权,但按照2009年6月中投入股保利协鑫的1.79港元每股计算,此次抛售的每股1.87港元价格加上保利协鑫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的分红,获利超过约2亿港元。而这刚好印证了中投年报中所说的“利用有利市场时机适时减持或退出部分投资项目”。
除此之外,年报还显示,中投的境外投资组合越来越多元化,包括了现金产品、长期资产、固定收益、绝对收益以及公开市场股票。其中,公开市场的股票行业分布,又包括了金融、信息科技、弹性消费品、非弹性消费品、能源、工业、医疗卫生、原材料、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等。
而未来对于农业方向的偏重或许将成为中投新的方向。今年的1月和6月,丁学东曾不止一次表示,中投的投资重心会从能源领域转移,更多关注农业和房地产的机会。
事实上,在郭田勇看来,中投未来无论如何调整投资策略都会有自己的模式。“因为自身完备的风控系统会更好地为中投指明投资目标和投资方式”,郭田勇说,但有一点不会发生变化,“那就是中投公司中长期战略投资者的地位不会改变,其愈加成熟与灵活的战略策略以及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也不会改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