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定向降准”究竟能够搞多久?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03 21:16:00

摘要:为什么“定向降准不宜中长期实施”这条新闻热,还是因为市场关心央行的定向降准能够持续多久,会不会有更多更加码的定向降准出来?

“定向降准”究竟能够搞多久?

  央行每个季度都会有一个《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详尽地给你解读最近一个季度的“货币信贷概况”和“货币政策操作”,然后描述“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整体状况,最后还会给出一个“货币政策趋势”分析。

  你怎么评估央行这份报告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为央行很少会给你一次讲这么多东西,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PDF文档就有60个页码,完全够你好好消化一周。

  我之前在《地平线》专栏里给大家介绍过,央行的报告虽然数据居多分析居多,难免过于生涩,但是现在的央行早就学会了平易近人的做法,在报告中总是会添加上两三个“小贴士”的专栏文章,短小而简洁,为你讲解几个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像极了西方经济学初级教材中的专栏文章,是结合实际学习经济学的最佳材料。

  这一次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是如此,前前后后三个专栏,分别是《关于社会融资成本问题的观察》、《定向降准》和《欧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就像我刚才说的,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如此重要,媒体尤其财经媒体必须紧盯着,而报告中的专栏文章总是最简单明了的,最贴近当前时事的,所以,关于央行这份报告的最热门的新闻报道来自于这些专栏的内容,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在央行这份报告出来的这个周末里,最热的报道标题类似于“央行表示定向降准不宜长期实施”,具体根据就是第二个专栏《定向降准》,各种报道所能引用的东西也只能是这个专栏里的原话,在说明了两次定向降准的情况,效果以及缘由之后,专栏的最后一段如下:

  “当然也应看到,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助性的。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出现问题,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准备金工具的统一性也会受到影响。中长期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得出央行表态“定向降准不宜中长期实施”的结论当然没有错,但是这基本上是一个多余的判断,因为定向降准天生就是一个短期的措施,这一点你要是稍微有点经济学和货币政策的常识就可以知道。而央行报告在专栏的最后部分带上这一段也只是一个自然顺带的陈述,或者更深的潜台词是为自己实施一个短期的非市场化的货币政策的辩解。

  新闻就是这样,热闹就可以,但是热闹的同时,最好不要发生误读,我觉得关于“定向降准不宜中长期实施”的热门新闻就容易被误读。为什么这条新闻热,还是市场关心央行的定向降准能够持续多久,会不会有更多更加码的定向降准出来?

  央行在这个时候说一句“不适于中长期实施”的大白话,就很容易被市场误认为定向降准很快就要收手了。如果这样理解,那肯定是一个误读。我觉得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搞清楚经济学意义上的短期是多久,中期是多久,长期又是多久?

  如果从绝对时间上来说,一般短期可能是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中期可能是一年甚至两三年,长期可能是两三年或者拉长到十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段来说,定向降准只实施了一个季度,搞了不过两次,所以即便央行说了中长期不宜,那么今年下半年甚至是明年上半年继续定向降准甚至实际加大定向降准都还是短期行为,与中长期不宜并不冲突。

  如果要从更加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来说,短期和中长期的区别其实还在于市场价格能不能使得这个市场“出清”,也就是说市场价格独立发挥作用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果。按照这种概念,你看央行在专栏中说的“中长期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投向的优化,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句话简直就是同义反复。因为只有在中长期,价格才能“出清”,而在价格无法“出清”的短期,定向降准这种非严格市场意义的调控其实来得很自然。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要澄清一个概念,虽然央行说定向降准中长期不宜,但是这是废话,中长期当然不宜,而短期的定向降准能持续多久,我说到明年上半年都没有问题,因为一年的时间仍然还是一个短期的概念。

  大家都关心央行报告中的“小贴士”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深入研究央行的一举一动。不过“定向降准”的这个专栏,我看更多地还是要看最后一段之前的内容,那才是央行想要表述的重点,说的其实是为什么一个非标准的非市场化的定向降准得以可行。

  对于定向降准国内实施的效果来说,“主要发挥了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来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上述(定向降准)设置,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有利于在不大幅增加贷款总量的同时,使‘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对于定向降准的横向比较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如美联储实施‘扭转操作’以打通短期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梗阻,欧央行推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也是在引导资金通过信贷等途径流向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两次定向降准体现了这一思路。”

  央行这是在说明什么?你还看不明白吗。全球央行都一样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