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农商行“变形计”

作者:刘飞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8-03 16:54:00

摘要:交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银行改革如火如荼,银行股也在渐渐飙升。

农商行“变形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交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银行改革如火如荼,银行股也在渐渐飙升。作为中国金融最为薄弱的一环,农村金融也正在金融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加速推进。

  而随着江苏阜宁农商行、安徽望江农商行、连云港东方农商行,高达10%甚至接近30%不良贷款率的不断曝光,似乎在警示着农村金融领域存在随时爆发危机的可能,而2014年春天江苏射阳的挤兑风波更被担心是预演。

  但这也加速了农商行改制进入全面改革的步伐。以安徽省为例,近期随着宿州农商行挂牌开业和含山农商行获得开业批复,安徽省内8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成功组建的农商行已有64家,占比达77%,其余19家行社改制工作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央行在“微刺激”定向降准时单独下调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央行也在为县域农商行改制保驾护航,以此避免农村金融领域爆发危机。

密集“翻牌”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2011年就曾指出,自当年起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并将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从2003年农信社深化改革开始,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已有492家农商行,这相较2011年8月的155家已有两倍增长。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去年以来,各省份都在农信社改制的浪潮下加速冲刺,力争在2015年前把所辖现有农信社改造为规范的农村商业银行。

  针对尚未完成农商行组建的19家农合行和农信联社,安徽省联社也上报了进度表,其中临泉、涡阳、阜南3家联社已获准筹建农商行;颍上、萧县2家联社组建农商行申请已上报银监会;太和、砀山2家联社有关农商行筹建材料已报送所在地银监分局审核;肥东等8家农合行正在向省银监局申报筹建农商行;另还有泗县、霍山、寿县、霍邱4家行社均以今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开展清产核资,计划8月底将筹建材料报银监部门。

  山东改革也已步入快车道,2014年仅过了半年,就已经批准开业7家,从2013年至今一年半多的时间就开业17家农商行。

  山东省农信社改革从2004年挂牌成立首家农合行开始改革,到2012年年末,9年时间完成28家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平均1年改制3家农信社,现在一年内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相当于“金改”之前4年数量。

  6月30日,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日照岚山农商行,加上此前改制成的五莲农商行和莒县农商行,至此,日照4家农合行已经改制3家,仅剩下东港区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没有改制。

  6月26日,这一天中就有两家农商行完成改制正式挂牌开业。据银监会山东管理局统计,截至6月末,山东省已组建农商行45家,其中城区农商行分别为青岛农商行、潍坊农商行、淄博农商行、聊城农商行、烟台农商行、威海农商行,其他为县级农商行。值得注意的是,城区农商行与县级农商行均是独立法人。

  根据此前出台的《2014年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计划》,河南省计划在2014年内完成12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

  截至6月末,河南省已开业农商行28家,宜阳农商行已获批筹建,有望成为该省第29家农商行。

不良激增

  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改制似乎并没有帮助农商行逃离“坏账”的命运,“病情”在近两年更深入恶化。

  银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农商行不良余额795亿元,是2011年一季度299亿元的2.65倍。不良贷款率为1.68%,远高于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0.94%和0.92%。

  最震惊的当属身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连云港农商行,其不良率从2011年的1.75%一路上涨至2012年的13.02%,进而上涨至2013年的26.76%,导致2013年营业利润为-49.31万元,资本充足率降至-4.56%,存贷比高达108.86%。

  2013年末,连云港农商行100万元以上的未判决诉讼案件多达273件,涉及诉讼本金11.8亿元,连云港农商行均是原告,其2013年利息回收率仅44%。

  连云港农商行并不孤单,历史包袱很重的还有诸多县域农商行。江苏睢宁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不良贷款率为4.28%,比年初上升0.48个百分点。

  记者获悉,早在2011年5月就开业的阜宁农商行,尽管2013年上半年累计清收不良贷款本息合计91.5万元,且在下半年继续加大清收力度,多措施清降,但2013年末余额仍然高达5.27亿元,不良率还在10%以上。

  江苏农商行只是全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缩影,“债台高筑”农商行散落在各省下辖的县域之中。以安徽省为例,2013年望江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2.13亿元,不良率接近10%;泾县农商行2013年不良贷款占比4.10%,比期初也上升0.25个百分点。

  那么,翻牌、改名的农商行到底改的是什么呢?江苏一家农商行的一位高级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最终目的还是要建立一个拥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广泛的客户基础、雄厚的资本实力、优质的股权结构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甚至向大型上市银行看齐。

  而6月27日证监会IPO预披露名单曝光,张家港农商行、上海银行、吴江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常熟农商行5家“优等生”正朝着上述的最终目标冲刺。

  尽管同样身处经济下行压力下,苏南地区“优等生”亦没能完全幸免,但从其披露的资产质量情况来看,5家待上市的农商行不良率均控制在1.35%以内,其中常熟农商行不良率仅为0.99%,管理、内控的资产质量已略胜一筹。

如何疏通

  显然,对于改制中的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来说,如何处置消化和清收不良资产是其改制和组建农商行后工作的难中之难。相较“军令状”,真金白银的绩效考核更受“青睐”。记者获悉,湖北省下辖的一家农商行每周一、周四对全行上周内清收进度情况以短信等方式通报。

  要求各支行行长和分管信贷副行长在活动期间每月50%的绩效工资与清收盘活任务挂钩,行领导和机关部室负责人每月40%的绩效工资与包户和包行清收盘活任务挂钩考核。对于活动结束后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单位和包点部门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任务完成进度低于60%以下的个人将扣发半月绩效工资;对于工作不力的支行行长和信贷客户经理将给予调岗及撤职。

  这一做法的好处是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坏处是也“吓”走了不少员工。由此,此时,“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最主要的化解手段,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资本参与改制,吸收更多的民营资本加入,动员股东溢价入股带资购买不良贷款。

  一个典型的样本是山西交城农商行,今年5月在北京金融街面向投资者征集发起人的路演,拟计划募集4亿股,每股票面金额1元,每股认购价为1.27元,且发起人每认购1股的同时,需另出资0.53元用于购买不良资产包份额。

  按每股1.8元,交城农商行共可筹集资金7.2亿元,拟用2.12亿元处置不良资产。不良率将降至3.44%,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9.17%,拨备覆盖率154.10%,资本充足率将达10.5%以上。

  此外,安徽省对改制困难行社重点帮扶,安徽省确定了“15+7”的帮扶模式,结果首批15家农商行累计帮助改制困难行社募集股本金达20亿元。截至6月底,83家法人行社股本总额296.85亿元,其中,民间资本股金达 254.21亿元,占比达85.64%。

  而针对引导信贷资源支持“三农”建设,湖北银监局局长邓智毅还曾建议,财政部门将部分支农补贴转化为支农风险基金,向支农金融机构提供常态化的贴息和不良贷款损失的弥补。银行机构可按风险补偿金的一定倍数来发放贷款,风险基金既可以减轻银行“三农”贷款的风险压力,也可以发挥支农资金的乘数效应。

  至此,在农信社、农合行改制历史包袱愈加沉重的前提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央行对农商行单独降准了。

  在4月22日和6月9日先后两次定向降准中,央行对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和兴业、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唯独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央行为农商行释放更多流动性,以此让改革轻装上阵。”上述江苏农商行人士称,同时兼顾防止农村商业银行发生挤兑现象,毕竟金融稳定是第一位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