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再说“替代房地产”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24 10:34:00

摘要:相比之下,炒作经济一体化的房地产项目那就是小儿科了。在这个背景之下,基础投资、环保概念、建筑建材和交通概念,这些都将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概念。这个东西,才叫做真正的微刺激、稳增长。

再说“替代房地产”

程凯

  经济上感觉困难重重的2014年终于完成了上半场,下半场的球怎么踢,还是一个问题。

  在微刺激带动下,市场情绪慢慢转暖,第二季度GDP增长终于站上了7.5%。这个7.5%不仅高于第一季度的7.4%,还是近三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回升,同时也达到了今年全年的增长目标。但是,下半年如果要继续企稳,并完成全年的目标,微刺激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微刺激会不会加码?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纠结在几点上,当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下滑的时候,谁能够真正替代房地产?在过剩产能导致的工业投资增长下滑的时候,谁能引领新的投资增长?别笑话这还是投资拉动的老观念,经济增长本身就三部分:投资、出口加消费,谁都不可偏废,在消费不可能撑起大梁,出口甚至还在起拖累作用的时候,你要说完全不要投资,那是痴人说梦。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较前5个月提高0.1百分点,6月增速从5月的17.3%提高到17.6%。分类看,铁路投资从5月的7.5%一下子跃升到了32%;持续下滑的制造业投资,6月同比增速也从11.9%回升到了16.5%,只有房地产投资增速还是在继续下滑,到了14.1%。

  这说明,政府主导的基础投资,尤其是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作为微刺激的首要功臣,抵消了房地产和过剩产能行业投资对经济的压力。

  但是,这种抵消能够在下半年继续吗?或者,更好的情况是房地产行业就能够扭转自身投资下滑的局面?说来说去,还是那个问题,谁能替代房地产。

  还在今年4月20日的时候,我在《地平线》专栏中写过一篇《谁能替代房地产》,那时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刚出来,GDP增长7.4%,低于7.5%的全年目标,高于市场预期的7.3%。当时大家还在犹豫需不需要政策刺激?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了一声“谁能替代房地产”?

  我当时给出的想法是,投资之外的消费和出口基本靠不住,出口是靠天吃饭,基本上要看欧美经济复苏不复苏,而消费的增长仍然是有限度的,指望中国的消费能像美国人的消费一样成为GDP的主力,既无可能,也不现实,还不安全。

  所以,真正有用的办法还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文章。我当时的建议是,“固定资产投资除了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还有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中国而言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尤其是在中西部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再有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来自于城市中的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

  事实证明,微刺激也是刺激,而且就是在这些点上定向发力的,在微刺激的带动下,第二季度相对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现在年中已过,我继续再来说说“谁能替代房地产”。其实,答案真的很简单,继续微刺激,并在必要情况下给微刺激加码!

  而就在下半年的开局之月,很多地方都能看出微刺激主动扩大的端倪来。比如,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就在这两天,一则消息说“京津冀一体化三大规划将出台,待国务院批复后公布”。

  据悉,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分成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其由发改委制定,此外还有交通和环保领域的两个专业规划。

  总体规划当然会涉及到很多全局性的问题,交通和环保领域里的两个专业规划则真金白银地和加大投资相关,而在打通京津冀这个大市场的进程中,交通当然是需要的,环保更是搞这个一体化的初衷目标之一,无论是交通还是环保,其投资都是巨大的,对上下游的拉动也是巨大的。

  相比之下,炒作经济一体化的房地产项目那就是小儿科了。在这个背景之下,基础投资、环保概念、建筑建材和交通概念,这些都将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的概念。这个东西,才叫做真正的微刺激、稳增长。

  在我们最早的印象中,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是北京能不能放下身段,让出更多的好处给天津和河北。因为北京作为首都强大的优势吸收走了周边太多的资源,只有北京动真格的,京津冀一体化才能动真格的。

  北京现在为什么会主动出击搞京津冀一体化呢?让我们看这样一条消息。

  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有北京市经信委的人士表示,目前京津冀合作已经成为北京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市委办每天都在筹划三地合作事宜。”原因何在?“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创了年内新高,但仍没有达到年度增长6.5%目标,其中重点产业投资项目更是出现了下降,下降比例为30%,幅度较大。”因此,“上述经信委人士表示,在投资项目缺乏的情况下,北京市有意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共建一批产业聚集区,支持重点开发区在河北共建一批示范区,拉动投资。”

  北京都在为了拉动投资主导京津冀一体化了,下半年对冲房地产下滑冲击还会有戏。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