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电商大佬的盗利手腕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4-02 16:57:00

摘要:股本结构是天才们的创意画布,资本精英信手涂鸦,便能创造出魔法般的盗利木马。眼下,在马化腾、刘强东和马云之间,正是由于这样的天才创意,才悄然上演了一场三大巨头的盗利游戏。

电商大佬的盗利手腕


马化腾背后的操盘手


  自从腾讯入股京东之后,腾讯和京东就电商战略问题,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首先,腾讯总裁刘炽平近期进入京东董事会;而原始创业人张志东则在3 月19 日宣布辞任管理层和董事会工作。

  《CM 华夏理财》从腾讯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对于入股京东,马化腾给予的评价比较官方。比如,“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

  而张志东则在内部场合表示,“我深知公司所处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自己能力不全面,领导力不强,不愿意倚老卖老。”而张志东对媒体则称:“老了……在互联网业连基本触觉都不够,倚老卖老是不合适的。”颇有让人心酸之感。再有,《CM 华夏理财》从腾讯公司内部获悉,为配合赴美IPO,京东已经火速开始整合易迅,原易迅近千人面临失业。留下来的员工,必须跟京东转签合同,而离职的员工,将由腾讯出面给予补偿。

  看来,从刘炽平入驻京东董事会开始,腾讯对京东的呵护就已经开始了。

  针对以上事实,不禁使业内人士质疑:收购京东,腾讯高层意见真的很和谐吗?

  《CM 华夏理财》独家获悉,2013 年腾讯公司155 亿人民币的净利润,有三分之一强要贡献给跨国传媒集团MIH。马化腾拿到的钱不过区区十分之一左右,张志东拿到的只有3.56%。更值得关注的是,2006 年马化腾将总裁宝座禅让给刘炽平后,刘的薪酬曾超过3000 万元,比马化腾高出700 万至1200 万元,更比张志东薪酬高出1400 万至1700 万元。张志东首次提出辞职是在2012 年,而这一年刘炽平也曾一度传出离职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 2012 年后,刘炽平拥有了腾讯0.52% 左右的股份。

  据了解,刘炽平是搞金融出身,曾在高盛和麦肯锡工作过。到腾讯后一直主抓腾讯的战略、金融、投资,更是腾讯电商公司的董事长。但腾讯电商最近两年的运作一直不尽如人意。刘炽平的年薪从2011 年开始一直缩水。也许正是因此,刘炽平才产生了“做得好自己做,做不好给伙伴做”的念头。

  业内人士分析,腾讯收购京东其实就是刘炽平谋划的一盘棋。据透露,2010 年腾讯曾以3 亿美元现金投资俄罗斯DST基金,获得其10.26% 股份。2011 年DST 基金便投资了京东。

  早在DST 投资京东之前,腾讯已于2010 年与易迅达成战略合作并陆续参股,并于2012 年实现了对易迅的绝对控股。实践证明,刘炽平对易迅的电商业务一直是不满意的。而在腾讯电商与京东整合之后,刘炽平却做出了高度评价:“能为我们所有电商业务创造一个更繁荣的生态系统。”

  鉴于上述历史,业内人士质疑:腾讯公司高层就电商战略是否存在争论?未来腾讯电商能否借入股京东,盘活整个产业价值链条?这些问题可能将成为摆在马化腾和刘炽平面前的一大考验。
   
刘强东暗战公司控股权

  对于马化腾和刘炽平的投资,刘强东历来充满戒心。据了解,早在2013 年中,由刘炽平任总公司总裁和电商公司董事长的腾讯内部,曾一度传出要入股京东的传闻,最终因刘强东拒绝而不得不善罢甘休。但是,2014 年春节过后,京东赴美路演不温不火的局面让他着急上火。很快,3 月初腾讯火速入股京东。

  但是,刘强东早就吸取了马云痛失公司控制权的教训,无论引进VC 资本还是产业资本,他都会使尽各种手段,为争取对京东控制权、话语权而奋斗到底。

  刘强东的强悍早已蜚声遐迩。据透露,有他在场的京东晨会,有时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公司高层对他的批评,感觉是“让人颤栗”;他召集VC 和保荐商开会,有人在休假,他会毫不客气地在电话里告知对方:“你如果不马上过来,那就永远别来了!”

  但是,刘强东有时候又会摆出另一幅“嘴脸”:他会和员工一起吃果冻,然后用果冻壳喝酒;与民同乐时,他还会一掷千金地现场派发iPad 甚至百万现金给员工;他甚至还会关心一线送货员夏天中暑为什么没有降温的西瓜……

  就是这样一个人,捆绑了一众VC 资本将近七年的时间,最终不但获得了京东18.8% 的股权,还获得了董事会给予的4.3% 的激励股权,从而稳坐第一大股东宝座。

  不但如此,通过人格分裂式的斗争,刘强东还获得了“牛票特权”:他拥有的B 股,每股拥有20 个投票权。这让他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把马云梦寐已求的公司控制权——京东51.2% 的投票权,早早地挂到了自己的腰带上。

  不仅如此,刘强东还能让一众VC 资本乖乖地把自己股份的投票权,全都委托给他,有了这一手,一旦股东会众人意见相左时,十余家投资人只能按照约定,被动同意刘强东的意见。

  据知情人透露,在与腾讯签约完回到公司之后,刘强东在公司向京东全体员工发出一份热情洋溢的声明。

  刘强东认为,腾讯的入股让京东找到了开拓移动电商的突破口,这会极大地提升京东的市场优势。刘强东提出,未来京东将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商生态圈。

  但是,刘强东再精明也有不得已的时候。就在他宣布赴美IPO 的空当儿,精明能干的李国庆抱着当当与1 号店联姻。他们的结合,显然来者不善。

马云的麻烦大了

  听到腾讯入股京东之后,外星人马云马上开始想对策。《CM 华夏理财》从知情人处获悉,阿里内部3 月中旬一直在讨论应对之策。在来不及做大用户群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抢夺移动B2C 市场,阿里可能会趁腾讯和京东整合的空白期,火速嫁接现有产品资源,以求先发制人。

  果然,3 月24 日坊间传闻:阿里旗下的来往和微淘可能很快跟无线支付宝或天猫实现功能捆绑,而微淘则可能承担起客户中心的职能。

  “目前,微信和京东的用户没有整合,微信支付用户群没有形成规模。在这个时候出击,马云有战略投机之嫌。”艾瑞调查研究员郭敬对《CM 华夏理财》表示,这远不是最终结果。要知道微信已有2.7 亿活跃用户,而京东的自营B2C 业务已占46.5% 的市场份额。两者会加快整合,未来很可能诞生中国最大的移动B2C 电商平台。很快国内的B2C 市场将会迎来一场风暴。

  不只是移动B2C 业务可能遭受围攻,在资本结构上,马云也面临京东IPO 带来的巨大挑战。

  “阿里上市预计会有很大的麻烦,”近日,美国笛卡尔资本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鹏对外表示,马云可能拿不到想拿的钱,他上市的时间越晚,这种影响越大。

  “阿里对赴美上市比较犹豫,主要还是因为在支付宝事件中坏了规矩。”国内知名证券公司投资总监孙先生,在谈到马云和阿里美国上市时对《CM 华夏理财》记者表示,阿里、腾讯、百度都是离岸控股,都由VC/PE 资金运作IPO。这种企业在内地开展业务必须严格签约并遵守一揽子《VIE 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支付宝事件和阿里巴巴在港退市,不但伤害了VC/PE 和公众投资人利益,更损害了“VIE 模式”。美国投资人可能不太在意IPO 公司的3 年业绩,但对它的成长性以及对股东的诚实度会非常在意。马云和阿里在美IPO,面临巨大的“信任挑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