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不要认为京津冀周边房价一定涨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未出,房价先行:保定近一周多个楼盘价格上浮达10%;涿州一些现房遭抢购;燕郊个别项目单价超过1.5万元。京津冀一体化的具体规划现在尚未出台,北京周边的楼市已经表现的极度“亢奋”。那么,楼市上涨牵动的是谁的神经?
大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我们现在看上去它是一个事实,因为每一次大的规划,不仅仅在京津冀,包括我们现在搞的一些自贸区,规划还没批,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房价,所以房价本身可以看成一个先行指标,就是大家看到了其中一个商机,所以我倒不觉得这个事情本身有什么可以很奇怪的。我想讲的是,这种涨法本身看起来比较吓人,因为大家在做的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比如说保定,究竟未来它的定位是什么?周边的一些城市我们怎么样进行规划,恐怕带来的利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讲,就是资本本身具有极高的敏锐性,比我们要敏锐得多,但同时资本也有盲目性,所以这种涨势本身未来能不能涨下去,能不能赚到钱,还得看未来的规划究竟怎么样,我们的京津冀一体化最终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来出现很重要。
现在这个概念非常热,也符合一个基本的逻辑,因为大家看到一体化三个字本身的这种含金量,而且看到未来不管你出什么样的规划,对周边的城市有概念的,有想象力的城市都能够带来一个比较好的利好。比如说北京要是有一些大学,甚至有一些机关要是搬到那个地方去,那么对当地的带动肯定是必然的。但是我想提醒的是,你得看房地产的大环境,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按照以前的思维,那么以前的思维是什么?就是整个房地产不错,整个房地产单边上扬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现在房地产市场非常敏感。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调整,那么可能把这么一点点涨幅就调没了。所以我们对资本本身是很尊重的,因为资本本身能够显示出投资的方向。但是如果看错了大方向,看错了大环境,包括我们的这个一体化本身,我们应该看到它是一个非常长效、长期的一个工作,怎么样来兑现?
如果我是一个开发商的话,我也一定会打出这是历史最佳机会的广告语。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很多投资市场,多年来大家形成的习惯是什么?买房子不会亏。有一个概念以后,你跟着去炒以后,那绝对是正确的。这个概念一旦出来以后,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开发商先动,开发商动完以后紧接着是投资客动,投资客动完以后我们才看到规划出来了,这是一个简单的路径依赖。在很多情况下,当我们在提示风险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他是懂的,他做分析,我能涨多少我能够套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纯粹是跟风,就是我跟着,别人这么跑过去了,别人在那个地方排队,我也不知道排队干什么,但我也跟着排队。
我还得提醒一下,大家千万应该去分析一下长三角、珠三角,广州、上海这些中心城市跟周边城市的房价关系,而且你看那周边的房价并不是很高,而且一体化又搞的很好。保定地区的房价可能会怎么样翻,然后涿州怎么样,事实上他们的人均收入是非常低的。这个一定要看到,长三角、珠三角的特点是有些地方的收入,比如无锡,苏州等等城市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上海都高,但他们的房价很低,所以一定要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现在第一个要意识到一体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一定要意识到目前整体房地产的风险,不要想当然。
(以上摘自《央视财经评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