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耶路撒冷见!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9-27 18:22:00

摘要:中国人,耶路撒冷见!

中国人,耶路撒冷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 翼 文/摄

    10年前来过中国的鲁哈玛·亚伯拉罕·巴拉利女士,此番第二次来中国的身份已经是以色列旅游部长,她用了一连串的最高级修饰语感叹中国“太发达了”,“设施太完善了”,“成就太突出了”。
    巴拉利女士此行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与中国有关方面签署旅游目的地协议。中—以旅游目的地协议经过一年的准备、磋商和补充,于9月15日开始正式实施;9月25日晚,在北京首都机场,首发团第一团队的38名团员还享受了一场以色列驻华使馆和以色列航空公司专门为他们举行的出行仪式。首发团第二团队的37名团员将于28日启程。他们分别由中旅总社和中青旅组织。这些中国游客被授予了“以色列旅游推广大使”的称号。
不用担心以色列安全
    尽管去过以色列的人都有体会,以色列国内其实是非常安全的,但毕竟巴以冲突等新闻令更多想去那里的人还是产生了安全是否有保障的顾虑。
    对此,巴拉利女士回答得很从容。首先,确保国内安全一直是以色列各届政府放在首位的问题,虽然在新闻中看到以色列枪炮声不断,但那基本是发生在巴以交界地带,并不是说以色列全国到处都在打仗。其次,恐怖主义活动事实上在全世界都存在,而以色列在对付恐怖主义方面具有最丰富的经验,拥有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而且这种强力保护是隐秘的,看不见的,不会让人感到紧张。第三,在埃及等国发生过针对外国游客的恐怖袭击事件,这是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的行为,以巴冲突性质与之完全不同,以色列也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游客安全,包括避开敏感线路等。
    听说本报记者10年前曾经到访过以色列,巴拉利女士朗声笑着说,正如你当时感觉不到有安全方面的危险一样,今天再到以色列依然会如此。  
每个游客都能找到自己乐趣
    以色列,在《圣经》中被描述为“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希伯来语意为“与神角力的人”,源自《圣经》故事描述犹太人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获胜而被上帝赐予此名。
    以色列正处欧亚非大陆交汇处,又濒地中海东岸,地形狭长。虽然45%的国土面积为半干旱地区,却拥有迥然不同的地理特征,一年四季都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的高地、土地肥沃的峡谷、干涸的沙漠丘陵、温湿的海滨平原,直至地球上的最低点——死海。
    “以色列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享受,冬季可以到北部山区赏雪;夏季当然是首选海滨沙滩,沐浴海水和阳光;但事实上以色列一年四季都温适怡人,外国游客选择在4月和9月到以色列旅游的人最多。你要让我推荐,我个人认为3-5月是最美的季节,因为那时雨季结束,花儿怒放,美不胜收。”巴拉利女士不愧是旅游大使,适时适地开始“推销”。
    不过的确,小小的以色列以它多彩多样、包罗万象的特点,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往:
    著名的死海位于海平面之下,四周为沙石山环绕,进入它的腹地,将经过沙漠深处,著名的游牧民族、有“阿拉伯吉卜赛人”之称的贝都因人偶尔会骑着骆驼在你面前走过,向你展示并兜售他们手工制作的纯朴而粗糙的首饰;下死海前一定要穿上凉鞋,因为盐度太高,脚底下踩着的不是沙子,而是硌脚的锋利的岩石;当然啰,一定要找一份报纸或杂志,躺在水上摆pose,不沉的体验加上抹得满脸满身的死海黑泥,一定让你感到身心俱惬意。
    特拉维夫最有特点的就是地中海海滨风光和地中海式夜生活,让每一个到过的人都魂牵梦绕。作为以色列的首都,它没有繁华大都市的气派,更多的是宁静而有秩序。路上随时可以遇见三五成群甚至结队而行的军人,在首饰柜台前碰到穿着军装挑选小物件的漂亮女军人也不稀奇,因为以色列是全民义务兵役制,一般青年高中毕业先为祖国服役两年,然后再上大学,所以以色列大学生一般都显老……
    耶路撒冷当然是最值得流连和细细品味的城市,不仅它是三大宗教中心,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还因为这个动听的名字。你可以找到很多与它相关联的历史典故和传说。象征穆斯林的金顶、银顶清真寺,让犹太人心灵归依的哭墙、《圣经》中描述的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走过的橄榄山……都让你感受到内心震撼的宗教的力量。拉宾纪念墓是一定要拜谒的,虽然只是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大理石台面,但燃烧的不灭的烛火,让你感受着肃穆和庄严。
    吉布兹,集体农庄的意思,那也是有机会一定要看的地方。沙漠中突然出现的一片绿洲,蕴含无限生命力的两三米高的仙人掌,绿得让人舍不得走出来的园林,井然有序的生活设施,大片大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培养着的农田、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景象,没错,那一定是吉布兹了。吉布兹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共产主义的生活。
    此外,大量历史、人文、考古等遗迹(据说以色列全国200多个城市中,很多就坐落在历史古迹中),让你一不留神就置身于数千年的文物之中。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难怪让只有1.4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以色列,赢得了“不虚此行”的美誉。
    目前,常住人口只有600万的以色列,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大约在300万人次,以美国、法国、德国为多。2008年随着以色列和俄罗斯签订互相免签证协议,从俄罗斯直发以色列的旅游团人数也呈上升趋势。
    2007年,到以色列旅游的中国人大约有1万人,而韩国人则达到4万人。“所以与韩国游客的人数相比,我们希望中国游客人数怎么也得打破韩国游客人数的纪录,达到5万人。”巴拉利女士轻松的笑谈一下子让现场气氛活跃了起来:“你问我具体的预期?那可是个秘密,你不要报道出来——我们希望中国人口的0.5%到以色列来旅游就可以了,呵呵。”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游客潮,以色列旅游当局也在加紧资源配置,包括中文导游的招募和上岗培训、印制中文版的旅游地图册、在全国各地开展中文会话和中国知识的教育等等。
    中以两国也希望借该协议的实施,扩大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并将两国贸易额在2004年的基础上,在2008年实现翻番。
一家人一周即可成行
    说到组团出行方式,目前到以色列还是以中国境内正规注册的旅行社组团为主:“现在还是团体报名、团体办签证。”但巴拉利女士表示,不久就将开通网上报名申请途径,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个人游、自助游的需求。
    而组团的规模也出乎我们一般人的意外。“5个人就可以组团成行了。比如三口之家加上祖父母就可以组成一个旅游团。”以色列驻华使馆新闻官柯楷仪先生补充说,“签证手续很快捷,大概一个星期就可以办妥。而且不用交房产证明手续或者风险抵押金什么的。”
    目前很多旅游目的地国都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为中国公民出境游带来了很大方便。听到这个建议,巴拉利女士与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先生、以色列航空公司等代表经过慎重而有效的会商后宣布,以色列旅游部驻中国代表处即刻成立。
    这真是一种罕见的工作效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引起现场小小的骚动,甚至有人打碎了一只玻璃杯。巴拉利女士莞尔一笑:“在以色列,婚礼上打破杯子是吉利的象征,意味着新郎新娘会白头偕老。中国和以色列签订旅游目的地协议,就像缔结了一段婚姻,所以我们就用这个打碎杯子的声音来祝我们未来好运吧!”
    她举着香槟来到大家中间,用一句以色列著名的话向所有中国人发出邀请:“明年在耶路撒冷见!”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