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谁是2013年最大赢家?

作者:金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3-22 00:19:00

摘要: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8284万辆,与2012年相比增加4.2%,首次迈过年销量8000万辆大关。而在2013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中,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集中效应仍十分明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雪 北京报道

  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8284万辆,与2012年相比增加4.2%,首次迈过年销量8000万辆大关。而在2013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中,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集中效应仍十分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仅丰田、通用、大众、现代起亚、雷诺-日产、福特6家汽车制造商占全球汽车年销量的比例就超过六成。

  在上述汽车制造商交出的答卷中,市场销量一目了然,但不可否认的是,销量高并不代表赚得多,赚得多亦不代表发展得好。那么,在这场角逐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丰田:金牌销售员

  每分钟卖出19辆车

  延续2012年度涨势,丰田在2013年度再次力压通用、大众,问鼎全球销量桂冠。从2012年平均每分钟卖出18.5辆车,到2013年平均每分钟约卖出19辆车,丰田正向前稳步迈进。

  2013年的丰田汽车快报显示,2013年丰田涵盖的丰田、日野和大发3个业务部全球销量998万辆,同比2012年的974.8万辆增长2.3%,连续两年位列全球车企销量第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2012年遥遥领先通用和大众的市场销量相比,2013年丰田领先距离大幅缩小。2012年全球销量中,丰田以974.8万辆的年销量领先通用46万辆,领先大众近47万辆。而就2013年的这一数据来看,丰田正被大众和通用迅速追赶,仅分别领先二者约25万辆。

  不仅如此,在中国市场中,由于“钓鱼岛事件”的影响,尽管已于去年9月在中国市场开始大幅回暖的丰田,境况仍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2013年丰田在华销量91.75万辆,同比增长9.2%的成绩,远低于大众、通用、日产等车企在华销量表现。与全球市场的独占鳌头相反,丰田2013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跌出前五。

  正迫于种种压力的丰田,也开始寻找突破路径。从去年一款粉色丰田皇冠车型亮相中不难看出,以往趋于保守和谨慎的丰田,当下正在努力挖掘年轻和激情的新品牌形象。丰田表示,未来产品设计会有全新的突破,时下流行的夸张线条将有可能成为丰田汽车未来外型设计的趋势。

  福特:中等生逆袭

  销量、利润双高涨

  尽管市场规模不及丰田,营业收入不及通用和大众,但销量和利润双双以高达两位数的速度高涨的福特,正在上演一场逆袭。

  福特汽车公司2013年财务报告显示,福特汽车全年营业收入1469亿美元,同比2012年的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净利润更是成为已公布2013年财报的通用、大众、现代起亚等多家跨国制造商集团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上升的车企——2013年,福特汽车净利润71亿美元,与2012年56亿美元的净利润数据相比,同比上升幅度近27%。

  与此同时,福特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销量亦均大幅激增。2013年全年,福特全球批售总销量达到633万辆,在2012年566.8万辆的基础上提升了11.7%。更高的增长来自中国市场。数据显示,福特2013年在华销售量93.58万辆,较2012年的62.66万辆同比增长49%。

  2012年至2013年两年间,正是福特“1515”战略实施后的关键年份。按照福特此前发布的信息,至2015年,福特将向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车,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在华销量迅速增长也正得益于福特持续不断的车型引入——短短一年时间,福特共有包括新蒙迪欧、翼虎、翼搏、探险者和新嘉年华5款车型上市。

  不过,迅速扩张的脚步也将同样影响着福特的盈利报表。福特表示,由于推出23款新车,并在全球投建7座新工厂,预计今年营业收入与2013年持平,且利润和现金流恐将下滑。

  大众:神坛隐忧

  净利润同比下滑超五成

  2013年,大众全球市场销量超过970万辆,同比增长4.1%,稳居全球汽车集团销量三甲;在中国市场,大众更以全年销量327万辆,同比增长16.2%的业绩领跑汽车业。不过,一路升高的销量业绩将大众推向神坛的同时,亦不能掩盖净利润同比大跌的严酷事实。

  大众汽车2013年财务报告显示,大众汽车全年营业收入1970亿欧元(约合2743亿美元),对比2012年的1926亿欧元(约合26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不过,虽然全年营收同比去年有所增长,但其增幅与2012年同比2011年时超过20%的增长有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2013年税后利润从218亿欧元(约合303亿美元)同比下跌58%至91.45亿欧元(约合127.38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亦仅为90.66亿欧元(约合126.28亿美元),较2012年的217.12亿欧元(约合302.42亿美元)同比大跌58.2%。

  大众的利润下滑也存有客观原因。2012年8月,大众对保时捷的收购使得大众资产被重新估值,税后利润及净利润大幅增长。如此一来,2013年利润在2012年的高基数上大幅下跌无法避免。但仔细探究不难发现,2013年90.66亿欧元的净利润数字仍与2011年154.09亿欧元有很大差距。

  不过,神坛初现隐忧并未动摇大众前进的意志。在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文德恩的计划表中,大众仍将在未来5年投资约850亿欧元开发新车和升级工厂,以帮助实现2018年超越通用和丰田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

  财报怪圈:

  营收上涨利润下滑

  除福特外,已公布2013年财报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无一幸免地陷入这样的怪圈——在全球汽车销量稳步上升,全年营业收入有所上涨的前提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在连年下滑。

  通用汽车2013年营业收入增长2%至1554亿美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9%至86亿美元;但净利润却由2012年的49亿美元下跌至2013年的38亿美元,同比下跌22.4%;大众汽车全年营业收入1970亿欧元(约合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仅为90.66亿欧元(约合126.28亿美元),同比下滑58.2%。

  与此同时,现代汽车也在201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至87.3万亿韩元(约合820亿美元)的同时,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2013年,现代汽车净利润为8.99万亿韩元(约合85亿美元),同比下跌0.7%;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起亚身上。2013年全年,起亚营业收入47.6万亿韩元(约合450亿美元),同比增长0.8%,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2%至3.81万亿韩元(约合36亿美元)。

  对于韩系品牌而言,2013年韩元汇率上升或是影响其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起亚表示,公司预计今年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将延续,由于韩元汇率继续上升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新品投放等因素,公司市场竞争力趋于严峻。而在通用汽车看来,净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特殊项目和税费增加对净利润造成副作用。而对于大众,产销占全球市场30%的中国市场收益由于一直采用权益法来进行会计核算,并未归入集团合并报表中,也因如此,逐年上升的中国市场收益在大众整体业绩中难以体现。

  不过,尽管汽车制造商各有各的“难以避免的原因”,但同样不争的事实是,由于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导致的单车利润下降,以及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在新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建支出的上升,致使利润在一段期限内逐年下降。至于这个期限有多长,各大汽车企业的拐点在何处,还需要更长远的市场考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