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马光远:2013年中国经济真的就是靠房地产

作者:马光远

来源:央视财经评论

发布时间:2014-02-13 15:22:00

摘要:2013年中国经济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是靠了房地产,房地产的贡献相当大。

马光远:2013年中国经济真的就是靠房地产

  2013年中国经济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是靠了房地产,房地产的贡献相当大。——马光远

  2013年的中国经济真的就是靠房地产

  我认为房地产本身,你要单独看一个数字,甚至你要看那种增长、增速的话,事实上不同的角度,你得出的结论完全是相反的。比如说去年我们从政策来看,好像很严,但是为什么拿了那么多的地?这是一个,因为开发商不缺钱。去年我们的全社会融资额只有17.29万亿,房地产一个行业的到位资金超过12万亿,70%。所以很多人说,我很缺钱,你要问清楚谁缺钱,不是房地产缺钱,而是房地产把70%的钱拿走以后,别人当然感觉非常缺钱。

  为什么拿了那么多的地?因为供应地的面积非常大。相对于前几年来讲,2013年的土地供应,特别是一线城市非常火爆。我记得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地王,我们当时有一个结论就说,地王是地方政府放出来的,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土地市场非常火爆,你那个时候不把囤着的好地拿出来,高价地拿出来,以后可能没有机会。所以你要去买地,首先得放地。所以这个4.1万亿的高价是可以调控出来的。

  比如说,房地产开发投资去年是8.6万亿,达到GDP比重超过15%,这个比重已经非常大。所以我们说,2013年中国经济说句不好听的话,真的是靠了房地产,房地产的贡献相当大,这个贡献不仅仅只是说对地方土地财政,更重要的是,这种投资拉动,导致最后出现各方面的数据都不错。

  2014年整个房地产走势不太可能像2013年火热

  未来真正决定房价的恐怕不是地价,而且地价高并不指的是全国的地价都会高,可能就是一线城市。

  现在我关注的两个现象,第一个是一季度的时候,媒体上大家都在讲卖地又卖得不错,但事实上主要是一线城市卖得不错。第二个又说,房价又起来了,那是因为把去年没有让其上市的高价房起来了。比如说北京放了一个9万多的盘,1月份又有3个超过6万的盘。那是因为去年没有放,因为去年年底的时候规定超过4万的房子,是不放出到市场上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数字并不代表未来整个房地产走势。2014年,整个房地产走势事实上非常微妙,就是一线城市能不能带动像2013年那样的火热,我觉得这种概率非常低。

  更可能的是什么?我们看货币供应,今年仍然非常紧张。第二点,美国QE退出以后,这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相当大,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要冷静思考的。而且到去年年底,到现在我自身感觉到的一个情况是什么?有很多人谈论起房价的时候,都已经从去年的感叹号、感叹号、感叹号到问号、问号、问号,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如果房地产出现产能过剩了那房地产的盛世将划上句点

  我们从各种各样的数据指标去看,我们现在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占投资的比重,占GDP的比重,房地产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包括房地产对中国足球这种全方位的侵入,事实上证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已经达到它的鼎盛。我们经常谈到中国房地产的时候,2014年大家为什么认为很微妙?就说有很多人一下子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呢?是因为2013年实在太好了,我们很难想象房地产还能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多大。

  房地产商的钱有各种各样的融资,但是最根本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大家看到,如果你做制造业,做别的行业不赚钱的话,如果房价还在继续上涨的话,那不如把钱拿到房地产这里来。

  我觉得2014年,可能给我们等待了十几年的这么一个结果会给出一个答案。当然这个答案本身的给出,我觉得有几个因素:第一个是经济增速在下降,定了个平稳增长。第二点货币在收紧,这是房地产很大的一个引擎。第三个就是供求规律,也就是说到2014年为止,房地产开发商为什么最担心的是把数据告诉大家,为什么担心整个联网、整个统一登记以后,房价会下降?因为这个数据可能会告诉大家,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谈产能过剩问题,这个产能过剩的帽子有可能扣在中国房地产头上。如果说房地产出现产能过剩了,我想这个游戏,这个派对,包括我们在足球里面看到这个情况,可能要划上一个句点。

  (文章编辑整理自《央视财经评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马光远
马光远

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英国《金融时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的专栏作家和特约评论员;财经大V频道创始成员。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