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王格罗斯沉浮录

作者:兰晓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08 23:32:00

摘要:在美国国债失宠的一年,坚持看多的格罗斯显得分外孤单。

债王格罗斯沉浮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兰晓萌 北京报道

  “不要与美联储作对,要畏惧它。因为有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2013年最后一天,有“债券之王”之称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创办人及投资长比尔·格罗斯在Twitter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并把它“@”给了美联储。

  这句语带埋怨的年终总结道出了格罗斯在2013年的苦涩,而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美联储的错——因为美联储2013年5月22日的一句退出暗示,引发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投资者迅速从债券基金中撤出资金,让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债券市场参与者损失惨重。

  2013年,由这位69岁的债券之王亲自操盘的全球最大债券基金——“总回报债券基金”遭遇了411亿美元的资金净赎回,痛失了全球最大共同基金的地位,并以创下近20年来最大亏损的总体表现惨淡收尾。

  在美国国债失宠的一年,坚持看多的格罗斯显得分外孤单。

“对手”美联储

  大举押注美国国债,是格罗斯的基金去年亏损的主因。在美联储拉响撤退警报的时候,规模在2440亿美元左右的“总回报”基金对美国公债的持有比重已上升到37%,是最大一部分配置。截至去年11月底——这是PIMCO网站公布的最近信息,该基金仍维持37%的“美国政府相关债券”持有比例。

  相比这几个月中的市场整体表现,格罗斯的做法可谓“逆市”。美国10年期国债在美联储首次透露退出的前夕仅为1.93%,9月初便突破3%大关,2013年最后一天达到3.023%,整个2013年上升了1.263个百分点,创2009年以来最大年涨幅。相应之下,根据巴克莱的统计,美国国债价格在截至12月30日的一年里跌去2.63%,为40年来的第三大跌幅。如此来看,格罗斯对美联储的退出时机与影响存在误判。

  这种失误同时体现在PIMCO其它大型基金去年的表现上。根据彭博社收集的数据,PIMCO旗下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共同基金,2013年表现均落后于大约三分之二的同行。前11只大基金中只有2只跻身同业前50%。

  这已不是格罗斯第一次对美国国债的判断与市场背离。2011年春天,随着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的QE2计划接近终点,格罗斯在媒体上宣称美国国债将崩盘并出脱美国国债持仓。可是,由于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肆虐,投资人转向美国国债寻求避险,使得美债价格大涨,持有美国长期国债的基金平均都上涨了28%,而他的旗舰基金当年表现落后于90%的同业。

  “市场像狐狸,总追逐吸引它目光的最新事物,而我像刺猬,专注于长远的宏观情势。”格罗斯曾引用古希腊诗句,来呈现自己领导的PIMCO独特的宏观投资学。在整个债券市场逻辑发生变化之际,格罗斯也试图将目光放长远。这是一场“债券战争”,格罗斯去年8月发表文章称,但他不认为投资债券已经成为落后的“战马和长剑”并已让位于新时代的另类资产“机关枪”。“毋庸置疑,债券市场的‘军队’总会有用武之地。”他承认,关于是否需要采取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转型是一个“需要继续讨论的开放性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花费数个月的时间——实际上长达数年——为新的黎明做好准备”,“PIMCO不会在这场索姆河战役中被打垮。”格罗斯写道。

  格罗斯应小心不再站在美联储的对立面。

“贵人”美联储

  其实,在格罗斯掌管的PIMCO趁次贷风暴之机确立全球债市龙头地位的过程中,美联储一直是它的“贵人”。

  它的崛起起源于对美联储干预的精准下注。早在美联储还没有对量化宽松抛出只言片语之前,PIMCO旗下基金就大规模持仓由房利美和房地美这种政府支持机构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也即“机构MBS”),规模以数百亿美元计。就在PIMCO大量吞进的时候,美联储意外宣布将开始买进MBS,这就是所谓的QE1。这类证券的价格应声上涨,PIMCO开始享受持仓机构MBS带来的丰厚获利。推出QE3的时候,PIMCO做了同样的事。

  精准的押注不会没有质疑。路透社对过去五年PIMCO与纽约联储超过14000笔交易进行了研究,认为PIMCO在机构MBS市场上对美联储行动的预测总是丝毫不差。同样可疑的还有PIMCO对机构MBS展现出的罕见信心。比如,根据投资研究公司“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2009年3月,“总回报”基金资产中91%为机构MBS,这个比例对于一只基金来说异乎寻常。

  PIMCO绝不仅限于资产庞大的债券公司这么简单。格罗斯2009年1月在网上发表文章,称PIMCO的目标是“与政府握手”。当年,PIMCO与高盛、贝莱德、威灵顿资产管理公司一起受聘于美联储,协助其在QE1中购买机构MBS。路透社称,基本上就是这些公司与美联储合作敲定了QE1的内容,达到通过大量购买债券向市场提供大量现金以压低利率、促进贷款和支出的目的。

  在某种程度上,PIMCO在这个时期成为美国政府振兴信贷市场的伙伴。而用美国《财富》杂志的话说,当时许多传统的债券市场玩家——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都在作“壁上观”。

  回报是巨大的。整个2009年,“总回报”债券基金从投资者那里吸引了创纪录的500亿美元资金,并取代“美洲增长基金”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全年回报率取得13.83%的耀眼成绩,为该基金10年来最佳表现。2010年1月,格罗斯被“晨星”评选为10年来最佳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人,给出的理由是“在该类资产领域拔尖,为投资者赚了很多钱”。

  “这是由一个大卖家和一个大买家形成的双边垄断。”批评者说。也有人将它的成功看做是一个非常五年的特殊机遇。

  在格罗斯可以俯瞰太平洋的办公室墙上,曾挂着著名股市投机者杰西·利维摩尔的画像。这个人是上世纪初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事业上几度大起大落,最后在1940年自杀身亡。在画像的旁边,有一句改编自这位逝者的名言:“投资者必须提防很多事情,但最主要的是要提防自己。”在他摸爬滚打41年的债券市场陷入“战争”之际,格罗斯能否再次扮演振兴市场的伙伴,最需要提防的可能还是自己。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