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重庆等六省市居民收入看涨
摘要:2008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现宁夏9.6%的受访者愿意买房,在全国比例最高。2009年,宁夏银川的房价涨幅连续10个月位列全国第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2008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发现宁夏9.6%的受访者愿意买房,在全国比例最高。2009年,宁夏银川的房价涨幅连续10个月位列全国第一。
2010年,“大调查”发现有42%的受访者下一年想要购买电脑。2011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市场。
12月24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大调查”正式进入第八个年头。这一次,它又会发现什么新价值?
关注二胎和养老
“单独二胎政策”是不是百姓最关注的改革重点?老人更愿意采取哪种方式养老?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被列入今年的问卷调查范围。
“大调查”的宗旨是“再小的声音我们也听得见”和“感知中国心”,主题为“每一个人的声音,每一个人的生活”。其问卷的设计形式,使得“大调查”成为了解百姓心声的最直接的方式。今年的调查问卷有17个问题,保留了往年投资消费、收入预期、幸福感等方面的基础调查问题,以确保调查数据的延续性和可对比性,从而实现八年数据库的对比价值。
据了解,《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家统计局共同主办的大规模调查活动,记录中国百姓的经济主张。每年10万份调查问卷,85%的平均回收率,使它成为我国样本最多、回收率最高的媒体调查。七年来, 70万人次的超大规模调查。海量数据的积累、调查结果的发布和解读都体现了大调查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今年的调查活动将持续四个月,2014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将播出调查结果发布晚会。
6省份居民最幸福
除了问卷,由央台财经频道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研究的“居民收入信心指数”也在“大调查”启动仪式现场正式发布。
“居民收入信心指数”结果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北、重庆六个省份的居民收入信心指数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当地居民对未来收入持续看涨,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幸福感。
“居民收入信心指数”是反映居民信心强弱的指标,可以量化居民对经济前景的主观感受,是预测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也可以用来监测各地经济周期变化。
对七年的统计分析发现,从2007年到2012年,“居民收入信心指数”基本浮动在70%左右,说明我国居民总体对于未来的收入增长比较乐观。 只有在2008年,居民对收入预期缺少信心,收入信心指数当年不到60%,是近7年来最低的一年,现在看来那一年是因为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调查+大数据
2013年,“大数据”成为年度热词,这一次,《大数据》的作者涂子沛也专程从美国回来,加入了“大调查”的团队,成为专家团成员。
海外学者为何钟情“大调查”?除了“大调查”独创的邮递员入户的调查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外,七年70万海量数据的积累也让“大调查”成为独家的数据产品。
目前,“大调查”已经积累了70万家庭样本,调查还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年收入、房产情况等基础人口统计学信息,可以衍生出数百万个调查数据。据此,“大调查”专家团将带领各自的团队,利用大调查提供的开放数据,进一步开掘各个领域的数据价值。在2014年3月份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发布晚会上,他们将正式发布各自的大调查专项研究报告书。
“大调查”一直看中数据的价值,也深知数据开放的重要意义。今年,“大调查”也加入到了大数据研究的浪潮,并决定面向社会开放数据。
2008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以下简称“大调查”)发现宁夏9.6%的受访者愿意买房,在全国比例最高。2009年,宁夏银川的房价涨幅连续10个月位列全国第一。
2010年,“大调查”发现有42%的受访者下一年想要购买电脑。2011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市场。
12月24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大调查”正式进入第八个年头。这一次,它又会发现什么新价值?
关注二胎和养老
“单独二胎政策”是不是百姓最关注的改革重点?老人更愿意采取哪种方式养老?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被列入今年的问卷调查范围。
“大调查”的宗旨是“再小的声音我们也听得见”和“感知中国心”,主题为“每一个人的声音,每一个人的生活”。其问卷的设计形式,使得“大调查”成为了解百姓心声的最直接的方式。今年的调查问卷有17个问题,保留了往年投资消费、收入预期、幸福感等方面的基础调查问题,以确保调查数据的延续性和可对比性,从而实现八年数据库的对比价值。
据了解,《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家统计局共同主办的大规模调查活动,记录中国百姓的经济主张。每年10万份调查问卷,85%的平均回收率,使它成为我国样本最多、回收率最高的媒体调查。七年来, 70万人次的超大规模调查。海量数据的积累、调查结果的发布和解读都体现了大调查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今年的调查活动将持续四个月,2014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将播出调查结果发布晚会。
6省份居民最幸福
除了问卷,由央台财经频道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研究的“居民收入信心指数”也在“大调查”启动仪式现场正式发布。
“居民收入信心指数”结果显示,从2009年至2012年,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北、重庆六个省份的居民收入信心指数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当地居民对未来收入持续看涨,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幸福感。
“居民收入信心指数”是反映居民信心强弱的指标,可以量化居民对经济前景的主观感受,是预测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也可以用来监测各地经济周期变化。
对七年的统计分析发现,从2007年到2012年,“居民收入信心指数”基本浮动在70%左右,说明我国居民总体对于未来的收入增长比较乐观。 只有在2008年,居民对收入预期缺少信心,收入信心指数当年不到60%,是近7年来最低的一年,现在看来那一年是因为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调查+大数据
2013年,“大数据”成为年度热词,这一次,《大数据》的作者涂子沛也专程从美国回来,加入了“大调查”的团队,成为专家团成员。
海外学者为何钟情“大调查”?除了“大调查”独创的邮递员入户的调查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外,七年70万海量数据的积累也让“大调查”成为独家的数据产品。
目前,“大调查”已经积累了70万家庭样本,调查还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职业、年收入、房产情况等基础人口统计学信息,可以衍生出数百万个调查数据。据此,“大调查”专家团将带领各自的团队,利用大调查提供的开放数据,进一步开掘各个领域的数据价值。在2014年3月份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发布晚会上,他们将正式发布各自的大调查专项研究报告书。
“大调查”一直看中数据的价值,也深知数据开放的重要意义。今年,“大调查”也加入到了大数据研究的浪潮,并决定面向社会开放数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